| 
 | 
[TABLE][TR][TD]信令是指以呼叫控制为主的网路规定。信令这个词,含有信号和指令双重意思。它是移动通信系统内部实现自动控制的关键。 * _7 U# y7 Z$ a9 }7 g! Y9 A
 + D, {6 p& v- D. S1 H
 ( ~6 L" o; Y$ {7 `: S+ Z
 - O" c6 j- d- S' `8 i
[URL=1. 信令格式]1. 信令格式[/URL]    
$ r3 H" P4 Y" }& U: O , w0 }# c( o, \) X7 a9 o
[COLOR=#000080]1.1 信令的功能及类型 [/COLOR] 6 I6 \; R: K- J( e0 v
 
( a+ _3 d" i6 G: p6 ?9 c5 K- }+ g无论是市内电话通信还是移动通信,要想进行一次正常的通话,除了话音信号外,还必须有信令才成。下面就以市内电话的一次通话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当你打电话时,第一步是拿起话筒,这时电话机的搁叉抬起,话机里的两片金属接点接合,同时向电话局的交换机送去一个直流电流,这个直流电流我们叫它做“摘机”信令。假定交换机的设备正好有空可以供你使用,它就向你的电话机送一个连续的“嗡--”的声音,表示请你拨号,这叫“拨号音”。  4 B, V5 Z' h, q9 I
 , C- h7 _  {! ^- B# K
随着拨号信令的到达,电话机内金属片一会儿跳断,一会儿接合,直流电流变成了时断时续的脉冲,断续的速度大约是一秒钟十次,这叫做“拨号” 信令。  
) M- _7 O7 i! U' Y! K" l0 d   W$ N  ?$ e( @7 S; s! R- X$ K
当用户打完电话或听完忙音后,挂上话筒,此时搁叉压下,金属片断开,直流电流中断,交换机就把占用过的机线拆开,恢复正常。这个直流电流中断的过程,就是一个“挂机” 信令。  
' ]1 n4 m, C6 q/ ^5 ]7 s - q" J+ b# L: Z# P& O
[COLOR=#000080][/COLOR] 
: Y4 V0 p& u1 s) F ) c" i1 Z  g9 u) H( j7 E
从上述的信令和控制过程可见,交换机和用户电话机之间的每一个动作,是互相以信令方式来进行控制的。例如,没有听到拨号音,用户电话机就不能拨号,拨了也不起作用,而交换机发出的拨号音又是受用户的摘机信令控制的。  
8 m$ J( Z" a: \( c6 `' L) [% `7 W 
  ~3 e6 D3 o; a! A 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要比市内自动电话的信令复杂得多,种类也增加很多,这是因为市内电话大部分用户是每个用户有固定的线路,在交换机中占一对用户线,且有相应的机件接口,即用户是有固定的信道位置,而移动通信的无线信道不能采用这种专用信道的方式,用户所在位置刀、是经常移动的,所以需要用增加信令种类,提高信令的功能来解决。  4 W+ w" S9 R% ~+ g# H! q( w( Z: w/ T
 , d7 q( @/ A. @) C+ P$ ~. b* }
对一个公用移动电话网来说,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到市话局的局间信令,以及从基地站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之间的信令都是有线信号,很多与市话局信令一致。这里主要讨论基地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信令。如果从信令的形式分,又可分为模拟信令和数字信令两大类,由于目前移动通信设备多采用数字信令,所以下面主要介绍数字信令。  
# A( _& }0 [6 l5 ` $ |% a; V. ?6 L3 C% P- W
 
& `9 x) y5 A+ Q4 I- Q + O  G4 U* X1 q) q+ z0 j0 }( ]
[COLOR=#000080] 1.2 数字信令 [/COLOR] 4 ^- m: [- b& j9 I' T
 
0 c: K7 `4 P# b8 [6 M  Z3 ~1 ~# S[COLOR=#000080] [/COLOR](1) 数字信令构成与特点   
' E: A3 j( e" T2 s# E0 ]. _ 
9 O9 I* I& w+ t2 ~) U[COLOR=#000080] 数字信令[/COLOR] ' T/ A  c9 Y1 q) K4 {/ ^
 3 W( @6 W5 F# F" w) G0 j5 L
[COLOR=#000080] 在传送数字信令时,为了便于收端解码,要求数字信令按一定格式编排。常用的数字信令构成如下所示。 [/COLOR] 
; k; [" d* g7 {$ z0 g6 @1 U 
- }0 Y3 y# X) K$ h1 r6 Z( t[TR]位同步(码)  
0 n% N! @1 H  |' j/ E* \& J( C2 T 
2 Y8 D9 O/ W5 ][/TD]字同步(码)  
& S7 C1 c: P5 ^7 }* n$ H3 ` + R1 Q  I; o& U1 u
[/TD]信息(码)  - w& ?" U; y2 I( w* b
 + c, f* i* _7 {% v* l
[/TD]纠、检错(码)  
( @$ s9 u) n( U: R% b 
( Q. |: z' d; K3 a( P[/TD][/TR][/TABLE]  5 r% C' ?8 Y) [; x+ W  k
 # V. S  J5 y- \. e
位同步码又称前置码(或比特同步码),其作用是把收发两端时钟对准,使码位对齐,以给出每个码元的判决时刻。通常采用二进制不归零间隔码:10100…并以0作为码组的结束码元。  
, N3 B! m5 v3 e, \  P, V9 p ' z' _+ P8 n9 M( f: k2 G
字同步码又称帧同步码,它表示信息(报文)的开始位,作为信息起始的时间标准,以便内时间标准,以便使接收端实现正确的分路、分句或分字。通常采用二进制不归零码(NRZ)。目前最常用的码组是巴克码,它具有尖锐的自相关函数,便于与随机的数字信息相区别。在接收时,通过从数接收时,通过从数字信号序列中识别出这些特殊码组的位置,来实现字同步。目前已找到的巴克码,如表2-2所示。 : l/ {1 }$ V7 ]$ N6 u
 
5 o+ e  S  l: q' A' g- e( o  q[COLOR=#000080]表2-2 巴 克 码 [/COLOR][COLOR=#000080][/COLOR] 
- E: A: ]7 S2 S ) l& }  j8 L: l5 g' r
[ALIGN=center][TABLE][TR]N(位数)  ( |! O5 L6 Z; I2 {0 F
 8 |1 _3 {3 c$ R1 B" O
[/TD]+ +  ( p3 F- f$ g' i4 C( o
 
/ ^( Y0 m" ?/ w  U[/TD][/TR][TR]2  ' F9 a7 w0 g0 R, U
 
& _3 k) r9 W+ r5 a) B) l/ |8 j9 J[/TD]+ + -  ! w2 ]0 f: P6 y  w: @- Z
 
) I9 a# h! [, T' E  W5 O[/TD][/TR][TR]3  5 y" m4 C  h* S( f: h  Z
 + o# q* g# ?9 x$ G% r# u
[/TD]+ + + -  
! I* P0 |8 N# a 9 x+ z. _3 _2 p, q
[/TD][/TR][TR]4  
) }& T; v0 f* U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