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zsz6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频传输、双绞线传输和射频传输到底谁好???

[复制链接]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精英

Rank: 4

积分
502
QQ
21#
发表于 2006-3-10 16:31:17 | 只看该作者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以下是COPY于电子工程专集网站:双绞线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性价比较好的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产品,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本文作者着重阐述了这一系统中传输介质、放大电路、频率补偿及自动增益控制等几项关键技术及其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产品的重要性及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中国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仅北京市场预测,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产品的需求大约在60亿元人民币左右。尤其以传输距离在1公里左右、布线容易、成本低廉且性能稳定的双绞线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发更具市场前景。 由于双绞线特殊的物理结构,平衡传输时其上传输一对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差分信号,可使两线间的寄生电容、寄生电感趋于零。但对外界干扰信号而言上述结果并不存在,干扰信号在两根线上幅度极性都一样。故当传输模拟视频信号、距离在1公里左右时,综合成本及工程难易程度等各方面因素,双绞线平衡传输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经工程实践并综合性能、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目前普遍采用5类及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ALT="图1:视频放大芯片NE592的内部结构。"> 视频放大及芯片选择 从双绞线的分布参数分析,在双绞线视频传输系统中,只要尽量保证平衡传输的条件,就能使线缆分布电抗趋于零,且能较好地抑制共模信号。故在发送端视频放大模块的设计中,除提供一定的增益外,主要应实现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转换,提供一对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差模信号,以满足双绞线传输的要求。目前,可供选择的视频放大芯片很多,只要能提供上述条件且满足带宽要求则均可使用,较常用的有EL1501C、NE592、μA733等。 图1为14脚封装NE592的内部结构:Q1、Q2、Q3、Q4构成两极差分放大电路;Q5、Q6构成射极跟随器;Q7、Q8、Q9、Q10、Q11分别组成恒流源。可调电压放大倍数从0-400连续,具有三种增益调节方式:1.G1A、G1B相联,平均放大倍数约400;2.G2A、G2B相联,平均放大倍数约100;3.G1A、G1B、G2A、G2B均断开,增益最小。其次,NE592带宽为120MHz ,完全满足0-8MHz频率成分视频信号的传输要求。供电电压为±8V,输入信号电压幅度±5V,共模输入信号电压±6V,工作温度范围0-70℃。在发送端的视频放大模块设计中,利用NE592,只要考虑接入匹配电阻(一般视频输出设备的输出电阻为75Ω,故匹配电阻值取75Ω);并提供NE592合适的工作电压一般均可实现一定的视频放大及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转换。参考电路如图2(视频设备输出信号在负载75Ω时峰值为VP-P=1V,因此NE592的输入信号幅度为VP-P=1V)。 频率补偿及实现ALT="图2:发送端的视频放大模块设计参考电路。"> 以PAL制式的视频信号为例,带宽为8MHz,彩色副载波为4.43MHz,色度信号带宽1.3MHz。视频信号在双绞线传输时,不同的频率成分其衰减亦不同,在4-8MHz每百米衰减约4.1-5.8db。信号的衰减随线缆长度、信号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只有接收端接收信号幅度基本一致时,才能收到满意的传输效果。理想的频率补偿曲线应与衰减曲线互补,才可输出满意的接收信号。频率补偿的基本思想即根据不同的衰减曲线视不同的频率成分给出不同的放大倍数,展宽通频带,从而实现均衡的视频输出。 可供选择的补偿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负反馈补偿、发射极电容补偿、电感补偿等。负反馈补偿使放大器增益下降,但改善了电路的稳定性,展宽了电路的通频带,主要方法是在发射极接负反馈电阻Re;发射极电容补偿的方法是给发射极电阻Re1并联一个小电容Ce1,Ce1的阻抗随频率的升高而下降,则Re1对高分量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正好提升了高频信号增益。实践中Re1取40-70Ω,Re取4-7kΩ时,Ce1取值在1,000-2,000pF;电感并联补偿主要是考虑三极管分布电容的影响。 电路中设置电感,使其与分布电容振荡在高频端,实现高频补偿。较常见的补偿电路是在三极管发射极并联RC电路,RC电路的阻抗Zc=1/ωC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减少,实现放大电路增益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一个RC电路有一个中心频率f0,如果传输距离较长,可以通过并联若干RC电路的办法实现分段补偿,参考电路如图3,各段补偿电路的中心频率由R、C决定,f0=1/2πωRC。ALT="图3:参考电路"> 更方便的补偿措施是利用NE592的增益可调性能。如图4,调节RADJ使NE592提供不同的幅频特性。故只需根据实际的衰减曲线选择合适的RADJ(R、C串联),可实现理想的频率补偿效果,且无须附加电路,而这也是高频电路所期待的。实际上,在系统的发射端充分利用该特性对高频分量实现预提升,可进一步提高传输距离,参考电路见图2。 实际应用中,并非高频补偿越大越好,尤其对彩色信号,其4.43+-1MHz频率范围在黑白监视器中属于干扰信号,使图像产生网纹。因此一味提升高频增益恰恰适得其反。工程上不但要考虑高频补偿,还要考虑低频补偿、直流补偿及三极管实际放大电路中分布电容的影响。 自动增益控制 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信号的强弱变化会导致接收端信号的严重失真,以及为了满足发射端输入信号幅值的要求,在发射端设计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以改善其对大信号的能力,可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适应能力。ALT="图4:根据实际衰减曲线选择合适RADJ,可实现理想的频率补偿效果。&qu
0574-63603215 13958293579 可以测试网络摄像机的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工程宝。www.utp.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精英

Rank: 4

积分
502
QQ
22#
发表于 2006-3-10 16:32:59 | 只看该作者

Re: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加权放大器专利书首页!
0574-63603215 13958293579 可以测试网络摄像机的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工程宝。www.utp.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精英

Rank: 4

积分
502
QQ
23#
发表于 2006-3-13 16:40:51 | 只看该作者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昨天查看了下专利网站,找到了EIE先生的专利技术(由于是免费查,所以只看了首页),我一看就大概知道用了什么IC,微分调整方式RC电路,不过你的RC电路使用的电压控制的变容二极管,怪不的3个电位,这个办法偶早想用在双绞线方式上面,但是变容二极管的容量很小,不是很实用,我估计调整电压(调整微分的时候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是靠调整幅度和均衡。根据首页的大概原理图,我可以分析的出,应该是MAX436NE592之类的视频放大IC,这两宽视频IC都可以做为差分放大器(双绞线视频传输器),但是价格是一个零头的问题。NE592价格便宜,因为带宽只有120MH。MAX436带宽是270MH左右,价格比较高。如果谁能告诉我,他使用的信号耦合方式,MAX应该是DC藕荷信号,NE592使用的电容藕荷方式,如果谁有EIE老先生的实物,不如看看。不过我想EIE公司的东西肯定是磨掉IC的。不过只要看看信号方式,结合我的,可以判断出来。不过根据我对EIE先生的了解,应该是使用的是NE592,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对老的IC比较了解,再说NE592以前是很流行的视频放大IC,很多电视上都使用此款IC,大家可以GOOGLE下。希望EIE老先生不要生气,专利本来就是公开给别人看的,如果藏着就没多大意思了,专利拿出来,就是告诉大家不要仿冒。我分析的有问题,希望您指出!
0574-63603215 13958293579 可以测试网络摄像机的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工程宝。www.utp.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3-13 23:16:43 | 只看该作者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楼上cf88:自主创新是现在的国策。希望楼cf88先生把精力更多的花在创新新的东西上,更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多多的出现在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市场上。你可以从这个专利技术中,吸取一些你认为有用的东西作为创新参考。这类具体技术猜测,在自己的开发实验里,可以随意去做。但在开云(中国)官方里做这类具体技术猜测,不知有什么用?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是把技术敏感,用于技术创新上,而不是到处“显示”。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精英

Rank: 4

积分
502
QQ
25#
发表于 2006-3-14 01:05:55 | 只看该作者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看样子是“猜”对了!
0574-63603215 13958293579 可以测试网络摄像机的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工程宝。www.utp.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3-14 01:43:35 | 只看该作者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猜测不可能都猜错,也不可能都猜对,一个有出息的技术人员,在于研究技术原理,应忌讳的是不要到处卖弄,恕我直言,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你老毛病又犯了。你可知道,你猜出了不少技术盲点笑话,说明还需要深入,因为还浮浅; 这都不是本帖的内容,到此为止吧。请你深思,再次恕我直言。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精英

Rank: 4

积分
502
QQ
27#
发表于 2006-3-14 16:07:30 | 只看该作者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EIE一直避开,看样子,是真的。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NE592资料,看看我上面的哪个片关于NE592制作双绞线发射器的文章。
0574-63603215 13958293579 可以测试网络摄像机的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工程宝。www.utp.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幼儿园学生

Rank: 1

积分
47
QQ
28#
发表于 2006-3-14 19:28:59 | 只看该作者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各有千秋。看你 用什么地方你给多少钱。我就给你什么样的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中学生

Rank: 2

积分
113
29#
发表于 2006-3-20 15:18:04 | 只看该作者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EIE说得不错,但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请EIE正确对待。楼主你范了一个概念性错误,存在既有道理,每一种传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关键是要掌握每种产品的特点,对其有效利用,已达到工程的最佳性价比,在此简单说说每种传输方式的特点1、传统的同轴电缆视频传输这是一种原始的视频传输方式,也是适用的最广泛的。抗干扰能力一般,主要以外屏蔽层接地或接设备地实现对外部干扰的隔离,通常使用在300米以下的场合,如果做远距离传输可配以相应的放大器,可对信号质量保证,但是在强电磁场环境中谨慎使用。2、双绞线视频传输该设备是采用对信号处理成为完全平衡的信号模式(也就是说差分)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当中使用绞线,也就保证了一对绞线中的两条线在接受外部干扰信号的电磁辐射完全相等(理论值,实际上会略有差异)具备高于60db的抗干扰能力,根据用线质量,适合用作100~1500米距离的信号传输。优点是节约线材,可多路传送,并且价格也不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3、高频传输高频传输现在又分为两块,一种是视频扩展器,一种是总线传输(一线通),这两种产品都是基于有线电视技术为基础的派生产品,技术成熟,具体设备质量主要取决于厂家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水平。他的主要传输原理就是把基带的视频信号调制层高频信号进行传送,缺点是由于使用比较高的频率,线损会增加,这就需要工程上使用放大器来解决,对于产品问题,主要考虑的是信号调制深度(体现到画面的层次感和清晰度)稳定性(由于调制到高频)关键元器件和必要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可以选择使用生表面振荡器和具备锁相环技术的产品,可以保证频率稳定性(不会在使用中由于产生频偏导致的画面严重变化),对其还有一项值得重视的(针对总线传输),那就是在工程使用上必要的厂家支持,也就是不管中途线路如何铺设,到末端每路的信号电平尽量保持一致(以保证不会有互扰现象)这点也与产品本身滤波性能有关。传输距离不限(理想值),但需要使用线性好的干线放大器。该产品抗干扰主要体现为跳过干扰频率。产品价格较高,性价比较低。4、微波无线传输此方案不讨论干扰问题(在传输中不具备干扰因素)原理为点对点传输,主要考虑价格问题和应用环境问题(天线物理稳定度),一旦天线发生位移,呵呵,老兄的屏幕呀惨不忍睹。5、光纤传输完美的传输手段,目前还没有发现他的任何缺点。但是还是有两点应该注意。第一:价格问题第二:服务问题(专用工具不是每一个工程公司都具备的)6、利用CDMA、3G、卫星系统传输,要租用!要花钱的,大家自己考虑吧。WWW.EASY-ALL.COM本人电话:13710397515我公司大量批发“加强视频放大器”价格只要85.00元人民币愿意与各位交流任何问题,保留两点权力。1、隐私面谈2、有权拒绝回答本人不知道的问题还有一点,我发现EIE和GF88老毛病有都犯了有一点我要说明,那就是实际产品与专利不符=挂羊头卖狗肉(实属一种欺诈行为)并且还有剽窃他人产品的嫌疑,请各位勿对号入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幼儿园学生

Rank: 1

积分
46
QQ
30#
发表于 2006-3-20 18:40:32 | 只看该作者

Re:监控工程中使用全自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建议

小弟新来的,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5-6-2 08:27 , Processed in 0.0614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