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浏览了一遍回复,只有于洪说到了本质~~~...
浏览了一遍回复,只有于洪说到了本质~~~~~~~~~
1 V) `! h+ I1 F 4 L" s- |, L' R
我这里补充一点用中学几何方面的知识对此问题的分析~~~~~~~ % [* t4 r0 \* O0 d7 ]3 J
& q/ n t7 Z6 u$ G# k) X) k8 e如果假定在拍摄5米的物距上出现1mm的水平方向的晃动,这个晃动也就只会有偏离被摄物体中心-1mm到+1mm的偏离,最大绝对量也就2mm偏离;如果这个被摄物体是人,在广角端上所占的画面比例几乎不会有肉眼的察觉~~~~~~~
- B) z- K) o. k5 O" N
5 D$ k E5 g. l/ ]# M8 ~- O通过相似三角形的关系,如果仍然是这个晃动量,拍摄1公里的目标,相对画面所占比例一样~~~~~这时的远段最大绝对量也就400mm偏离了~~~~~~
4 v6 u6 I2 v8 C: o
- V/ Q, x4 {0 e& M这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正常的人肩宽才多少mm?这样的绝对晃动量还能够看清楚一个人吗?
+ O3 a) g, M! T. C6 W / h6 ^+ Z' p7 l; A; i7 `1 t# o$ ~
这时候,我们可以想到这是在长焦距下产生的,起因却是云台基础的不稳定~~~~~~ % q) J7 a" w5 J$ Q6 A p
: P/ s2 Y8 J% z0 L9 z在摄影上,有个专门的术语"安全快门"
3 G4 O5 j+ t8 c1 I2 ?这个安全快门是用135菲林胶片的成像导出的一个经验公式,安全快门=1/焦距,在用到成像面积更小的CCD上时,更需要注意~~~~~等效焦距的换算了~~~~~ $ X" a! B8 b2 k
1 i& ]3 f; H3 k- r& w9 b. n2 r这时候我们又引来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摄象机最高快门和最低快门时间了~~~~ ( I x" S$ g0 X X) u
: U8 ^% ]/ D. E4 T6 E: Z
说到这里还是归结到克服云台基础的稳定上~~~~~` / l7 t7 B% D3 |9 U( A
2 j# k+ _' V. |: \: o不论你用电子防抖\光学防抖\还是陀螺稳定仪~~~~都是在出现抖动后的一个补偿修正,这些修正只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效,并不能够完全消除抖动~~~~~~~~也就是说,只有抖动后,这些装置才起效,对拍摄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滞后的积分方式逼近理想值动作~~当然也会有P和D的动作.在这样的一般调节上,使用D方式的很少,用D方式控制量投得不合适,更容易引起系统的震荡~~~~~~~~
6 S: y" C5 v5 E/ b' S% B7 A. s1 n; T " x) p8 C; z3 H1 u! y
提高桩基的稳固,选用刹车角小,来回差小的云台是最直接的帮助! 8 a! ?6 K& p( c0 T2 N,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