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标题: 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打印本页]

作者: 魏巍    时间: 2005-9-11 02:00
标题: 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我刚学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几天,以前没学过,问一些幼稚的问题大家不要笑话我。刚进公司对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方面的东西做了一些表面的了解,对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搞不懂。请哪位高手指点一下,它是什么东东,有什么作用??
作者: 魏巍    时间: 2005-9-13 00:10
标题: 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怎么没人回答我啊5555
作者: 魏巍    时间: 2005-9-13 00:10
标题: 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怎么没人回答我啊5555
作者: 寒江    时间: 2005-9-13 06:13
标题: 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都是通信的标准,控制云镜的;232短,估计20米左右吧;485在理想状态下1200米试过无问题(一箱5类线的4色芯来回串起来)
作者: 826643    时间: 2005-9-13 17:03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我也是刚入门的,有些东西都不是很懂,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呢???有时间可以多交流一下嘛!QQ:117233305 E-MAIL:zhaodandan11@163.com谢谢各位大侠!
作者: 倾城    时间: 2005-9-13 19:35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哦领教
作者: 魏巍    时间: 2005-9-13 19:41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通信标准??,明白一点点了,谢谢4楼的大哥
作者: lenghao    时间: 2005-9-14 00:54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我在补充一下。所谓的RS-232就是电脑 COM 与 COM 传输协议。现在像RS-232/RS485转换器。这个东东就是把电脑的 COM 口转成我们工业里的双芯 “+ -”极来传输这就是RS-485传输协议 !
作者: cj58161198    时间: 2005-9-14 21:58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说得很详细啊!
作者: 没文化的人    时间: 2005-10-21 01:19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RS——485有时也说485A,485B,就像电源的+,-极一样,接错了通讯是不通的RS——485通讯最好用屏蔽线,要做好良好接地!
作者: ragile    时间: 2005-10-21 18:12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高手还真多呀!
作者: 城市天空的乌鸦    时间: 2005-11-1 20:18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收益非浅啊!
作者: aitit    时间: 2005-11-5 04:45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RS232,RS422,RS485的区别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RS是英文“推荐标准”的缩写,232为标识号,C表示修改次数。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在多数情况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对于一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信号线就可实现,如一条发送线、一条接收线及一条地线。RS-232-C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50、75、 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波特。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允许有2500pF的电容负载,通信距离将受此电容限制,例如,采用150pF/m的通信电缆时,最大通信距离为15m;若每米电缆的电容量减小,通信距离可以增加。传输距离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属单端信号传送,存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内的通信。RS-485总线  ----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标准。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  RS485和RS422电路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差动方式发送和接受,不需要数字地线。差动工作是同速率条件下传输距离远的根本原因,这正是二者与RS232的根本区别,因为RS232是单端输入输出,双工工作时至少需要数字地线 发送线和接受线三条线(异步传输),还可以加其它控制线完成同步等功能。RS422通过两对双绞线可以全双工工作收发互不影响,而RS385只能半双工工作,发收不能同时进行,但它只需要一对双绞线。就传输介质而言,RS232为25芯电缆;RS485为一对双绞对称电缆;RS422为两对分别双绞的电缆。通常情况下,电缆采用总屏蔽。但为了提高抗干扰性能往往采用分对、分支屏蔽、铠装护套等结构。
作者: humor    时间: 2005-11-10 05:47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学习,受益之,不后果
作者: hdsr178    时间: 2005-11-10 18:07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就传输介质而言,RS232使用25芯屏蔽线,传输距离在15米内;   RS485使用一对双绞线(常用特性阻抗为120~150欧姆屏蔽双绞线),速率在100kbps及 以下时通信距离达1200米以上;   RS422使用二对特性阻抗为120~150欧姆屏蔽双绞线,通信距离与RS485一致。 需要RS485/422专用通信电缆资料的朋友,可以发邮件给我。   hdsr178@yahoo.com.cn 13064880370
作者: 监控精灵    时间: 2005-11-12 02:50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受益匪浅
作者: jack.hu    时间: 2005-11-12 06:15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楼主:别人已经把鱼给你了,[TABLE][TR]我送给你一张网。[/TD][/TR][/TABLE]遇到你说的上述问题,其实 很简单,只要会用搜索引擎,比如[TABLE][TR] google 、 baidu,[/TD][/TR][/TABLE]就没有摆不平的。比如,你不清楚RS485、RS232是怎么回事,那么,在google搜索框中输入 RS485 按一个空格,再输入RS232,然后确定,关于RS485、RS232的内容,就会出现许多,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就像你自己娶的老婆,想怎么亲它,都行。不怕你找不到,就怕你看不完。另外,你如果想知道门禁接线方面RS485 方面的信息,那么,你就输入 门禁 按个空格 再输入 接线 再空格 再输入 RS458 ,按确定,你就会有许多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作者: 何生    时间: 2005-11-13 00:13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232只可以在15米之内的部线可以用.而485的可部线距离可达1000左右!!485只系将信号放大!!!
作者: 张和雄    时间: 2005-11-14 05:28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RS-232、RS-422与RS-485的由来  RS-232、RS-422与RS-485都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最初都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订并发布的,RS-232在1962年发布,命名为EIA-232-E,作为工业标准,以保证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兼容。RS-422由RS-232发展而来,它是为弥补RS-232之不足而提出的。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被命名为TIA/EIA-422-A标准。为扩展应用范围,EIA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由于EIA提出的建议标准都是以“RS”作为前缀,所以在通讯工业领域,仍然习惯将上述标准以RS作前缀称谓。  RS-232、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因此在视频界的应用,许多厂家都建立了一套高层通信协议,或公开或厂家独家使用。如录像机厂家中的Sony与松下对录像机的RS-422控制协议是有差异的,视频服务器上的控制协议则更多了,如Louth、Odetis协议是公开的,而ProLINK则是基于Profile上的。
作者: gmh6609    时间: 2005-11-14 20:55
标题: Re:教教RS232和RS485是怎么回事。
谢谢谢谢,现在更清楚了




欢迎光临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