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标题: [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打印本页]
作者: jack.hu 时间: 2005-12-15 20:39
标题: [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编者按:多媒体显示控制工程中,在系统方案设计、数据分析、材料和设备选型时,经常会遇到许多实际的问题,尤其是新技术应用,新应用领域的扩展需要引进新的理念。为此,本刊特邀业内资深人士对这类问题进行介绍点评,旨在介绍新技术、新观念,解决工程中常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个可供切磋的互动平台,形成一个学术性、技术性的开云(中国)官方。 VGA信号根据不同的分辨率和场频(刷新频率),其像素的点时钟不同或者说折合的模拟宽带不同,如下表:Resolution Refresh Rate Horizontal Frequency Pixel Frequency 640×480 60Hz 31.5 kHz 25.175 MHz 72 Hz 37.9 kHz 31.500 MHz 75 Hz 37.5 kHz 31.500 MHz 85 Hz 43.3 kHz 36.000 MHz 800×600 56 Hz 35.1 kHz 36.000 MHz 60Hz 37.9 kHz 40.000 MHz 72 Hz 48.1 kHz 50.000 MHz 75 Hz 46.9 kHz 49.500 MHz 85 Hz 53.7 kHz 56.250 MHz 1024×768 43Hz Interlaced 35.5 kHz 44.900 MHz 60 Hz 48.4 kHz 65.000 MHz 70 Hz 56.5 kHz 75.000 MHz 75 Hz 60.0 kHz 78.750 MHz 85 Hz 68.7 kHz 94.500 MHz 1280×1024 60 Hz 64.0 kHz 108.000 MHz 75 Hz 80.0 kHz 135.000 MHz 85 Hz 91.1 kHz 157.500 MHz 1600×1200 60 Hz 75.0 kHz 162.000 MHz 65 Hz 81.3 kHz 175.500 MHz 70 Hz 87.5 kHz 189.000 MHz 75 Hz 93.8 kHz 202.500 MHz 80 Hz 106.3kHz 229.500 MHz 根据理论分析,方波是由1、3、5……等奇次谐波组成,如果能保证3次谐波通过,可保留其信息量的80%左右,如果保证5次谐波通过,可报留其信息量的90%以上。一般而言,在折算模拟宽带时至少应保证3次谐波通过。另外,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原理,在A/D和D/A过程中,最大模拟带宽为采样率的1/2,因此由点(像素)时钟折算带宽时,考虑到D/A的过程,计算公式为:点时钟×3/2(如果要保证5次谐波则为点时钟×5/2),例:1024×768×70,带宽为100MHZ左右,1280×1024×60,带宽为150MHZ左右,1600×1280,带宽为240MHZ左右,在系统分析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信号的带宽。 VGA信号由于带宽较宽(或者说频谱较宽),在传输过程中会表现出两种特性,第一,幅频特性,第二群延时特性,两种特性对图像质量影响的表现不同,解决的方式也不相同。 一.幅频特性:简言之,就是传输过程中不同频率分量与幅度的关系,如下图:上图是电缆的典型传输曲线,可以看出,频率越高,衰减就越大,即高频分量损失越多,通常定义幅度衰减3db时的频率为带宽,其中db=20lg幅度比或10lg功率比,3db意味着幅度比为0.707,功率比为1/2。 传输系统中不仅只有电缆,如分配,切换,转换等过程都是传输过程,但一般这些过程都会有相应指标保障(仅幅频特性而言),传输的瓶颈主要在线缆方面。一般比较典型的电缆的幅频特性,如下表:SYV-75-2 SYV-75-3 SYV-75-5 RG59 RG60 20 dB 16 dB 10 dB 8 dB 0.8 dB 以上参数为100米/100MHZ时的参数。许多电缆的标称指标较高,但实际使用时效果很差,估计是指标参数不准确,故不可过于相信厂家(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的指标。SYV标准的电缆在拖尾等方面不如RG标准的电缆,在选型时可参考,以RG59电缆为例,下表是一组典型的参数: 电容 延时 直流电阻 等效阻抗 50PF/m 4ns/m 0.02Ω/m 75Ω±5% 仅就幅频特性而言,1024×768×70的信号,要保证3db的带宽,用RG59的电缆,不加其他补偿措施的传输距离仅在30—40米左右,高分辨率的图像传输距离会更短。有一种较实际的估算方法评估图像质量:3db带宽为图像质量的理论值,工程实际中6db衰减时是可以认可的,9db衰减是能容忍的,再大就无法容忍了,这在数值分析时是一组可参考的数据。 二.群延时特性:理论上讲,不同的频率分量在同一介质中传输时,到达的时间不同。这是由于传输系统的分布参数引起的。形象地说,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跑百米,不出意外的话,瘦子会先跑到。且不说VGA信号中频率分量很多,就单一波形而言,基波与多次谐波到达的时间就不同,这将造成波形的后延性失真,在图像表现上为“拖尾”。这在工程中很常见,比如有一色块,在其后有由深到浅的虚图像。线缆越细,距离越长,表现越明显。 要解决传输问题,不仅要解决幅频特性的问题,也要解决群延特性的问题,长线驱动器就因此而生,就幅频特性而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图:就幅频特性而言,以利国的长线驱动为例,补偿后可达到150MHZ/100米;而针对群延时特性而言,就要对分布参数作出预校整(预失真),消除拖尾现象,长线驱动时根据线缆的参数和传输距离,分档进行不同的补偿调整,如8级或16级调整。值得说明的是,补偿是针对已破坏的图像而言,可使其看起来在亮度、模糊和拖尾等方面没有明显的缺陷,但比原装信号还是要差一些的。在系统设计时,首先要搞清楚信号的分辨率,最长的传输距离,才好决定使用什么线缆及选用何种设备,何种接口,一般而言,以1024×768分辨率为例,可进行如下选择:(仅供参考) 距离(米) < 20 < 50 < 100 < 200 < 300 方案 3+2或3+4 RG59RG6VMay
作者: jack.hu 时间: 2005-12-15 20:46
标题: [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作者小传:刘力,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曾参加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发,1989年参与创办北京利国电子公司至今,任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所领导的项目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收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任“慧聪网”广电行业顾问,广电部“有线电视杂志”编委,北京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常有专业技术文章发表,在广电、显控行业颇有影响。
作者: jack.hu 时间: 2005-12-15 21:05
标题: [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资料来自[URL=.gif>http://www.infoavchina.com[/URL.gif>;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5-12-18 07:24
标题: [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谢谢jack.hu的[专帖.gif>。只是因本人知识有限,看不太懂,希望得到指点:1)VGA信号到底是数字信号还是模拟信号?2)文中提到“例:1024×768×70,带宽为100MHZ左右,1280×1024×60,带宽为150MHZ左右,1600×1280,带宽为240MHZ左右,在系统分析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信号的带宽。”——这些“带宽”都是从0频率起算的吗?如1024×768×70,带宽为100MHZ左右——是指0-100MHZ的带宽概念,还是别的什么概念?3)文中提到[COLOR=red]:[有一种较实际的估算方法评估图像质量:3db带宽为图像质量的理论值,工程实际中6db衰减时是可以认可的,9db衰减是能容忍的,再大就无法容忍了,这在数值分析时是一组可参考的数据。.gif>[/COLOR]——这个估算方法评估图像质量的方法,很新颖,能不能提供有关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资料或文章,以便学习。谢谢。
作者: lqq 时间: 2005-12-19 17:22
标题: [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VGA信号是模拟信号!!但是它是由数字信号转化过来的!!进入显示器后将再次转化为数字信号。VGA显示器上面都标示有带宽多少。。。。。。eie前辈就不要再次发招了,这个开云(中国)官方现在都没有人来讲普通的视频传输了,难道把我们做VGA的视频传输的也赶跑??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5-12-19 17:51
标题: [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呵呵,LQQ朋友不要过于敏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EIE先生虽然是专家,也不是所有都擅长,作为交流是完全可以的嘛。老先生也没有说用同轴来取代VGA,是不是呀。其实以前开云(中国)官方里争论过很多次这样那样的话题。其实仔细看一下,EIE先生也并没有反对其它传输方式(这和VGA没有关系),只是希望厂家能够客观地以数据方式来论述传输,我以前也一直申明自己的观点——不反对或支持哪种传输方式,关键是以谨慎的态度针对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和产品。
作者: lqq 时间: 2005-12-19 18:43
标题: [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于洪大侠好久不见!这段时间开云(中国)官方人气很淡,我想说几句体外的话:争论是看的人过瘾,争的人伤心,建议大家和气“讨论”。我不懂技术,但是我知道技术不是用来说和写的,它的表现是在产品上面。如果我有独特技术,至少暂时我不会暴露,这是一个涉及小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我不赞同对别人的具体技术过于穷根究底。技术暴露越多,仿制就越多,这是国情!!如果开云(中国)官方有个产品评估部分就好了,他要吹,就拿个样品来评估下具体效果再公布结果。我敬佩各位前辈的技术水平和严谨的作风,但是还是考虑行业发展,企业发展和开云(中国)官方的发展,不要过多争论!对于开云(中国)官方来说:争论短期内可以提升人气,但是凡是争论总会伤害一部分人的自尊(不只是发起帖子的某一个人),这对开云(中国)官方是绝对不利的。如果你们有人数浏览统计的话,每次争论开云(中国)官方都会有高峰人流量,但是我相信,争论结束后,会有个相当的低谷。另外:我觉得版主在争论里面加入是不太好的,无论对错与否!无论是否对版主有意见、漫骂等。也许你认为自己是非常公正的了,但是那也是你自己的认为!它并不等价于他人的感受!我感觉这个开云(中国)官方气氛以指责、讽刺等语气为多,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所变化!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5-12-19 18:59
标题: [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感谢LQQ朋友对开云(中国)官方的关心和忠告。对于你说的现象的确存在,从个人角度说也不希望出现类似攻击、漫骂之类的“争论”,尽最大努力维护开云(中国)官方正常的技术气氛,当然也希望广大网友监督。对于你说的斑竹尽量不要加入争论的提议是好的,我个人以后会认真听取你这个意见。其实你可以看到在以前很多争论中,我和笑总是很少参与的。我个人参与的宗旨是要出来抵制沽名钓誉的伪科学,因为有些人的作为你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他到底想干什么,想把开云(中国)官方搞成什么样子,这些你也许真的不了解。可以容忍技术上的科学争论,但不能忍受误人子弟的行为。最后,再次感谢你的回帖,这些话绝对不是题外话,谢谢。
作者: jack.hu 时间: 2005-12-19 19:14
标题: 回复eie老师
EIE老师,您好上面的文章是我转贴的,感觉不错,就拿来了,真高兴能得到您的提问,呵呵,大家说到争论,真是搞大了。我入行不久,大家一起学习蛮好,您的提问又促使我去寻找了更多的东西。我找到的东西,见下面1)VGA信号到底是数字信号还是模拟信号?VGA,即Video Graphics Array (视频图形阵列),接口是D-Sub15接口,是把(显存内的)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 帧) 信号经RAMDAC转换好的模拟信号输出到CRT或者LCD显示器中。所以VGA信号是模拟信号。注:RAMDAC是数/模转换器2、这些“带宽”都是从0频率起算的吗?上面文章中所说的“带宽”应是“视频带宽”,视频带宽是相对于音频带宽而言的,传送系统图像电磁信号的最低频率与最高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这个范围叫频带,频带的宽度就叫“视频带宽”,简称“带宽”。
作者: lqq 时间: 2005-12-19 19:51
标题: 回复eie老师
在数字传输方面,也常用带宽来衡量传输数据的能力。用它来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容量的大小,表示吞吐数据的能力。以下引用:什么是带宽?认清这个扑朔迷离的世界在各类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中,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带宽的概念,例如我们熟知的显示器的带宽、内存的带宽、总线的带宽和网络的带宽等等;对这些设备而言,带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不过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显示器中它的单位是MHz,这是一个频率的概念;而在总线和内存中的单位则是GB/s,相当于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而在通讯领域,带宽的描述单位又变成了MHz、GHz……这两种不同单位的带宽表达的是同一个内涵么?二者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呢?本文就带你走入精彩的带宽世界。一、 带宽的两种概念 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andwidt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 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显示器中的带宽 以上我们所说的“带宽”指的都是速度概念,但对CRT显示器来说,它所指的带宽则是频率概念、属于电路范畴,更符合“带宽”本来的含义。 要了解显示器带宽的真正含义,必须简单介绍一下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由灯丝、阴极、控制栅组成的电子枪,向外发射电子流,这些电子流被拥有高电压的加速器加速后获得很高的速度,接着这些高速电子流经过透镜聚焦成极细的电子束打在屏幕的荧光粉层上,而被电子束击中的地方就会产生一个光点;光点的位置由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控制,而通过控制电子束的强弱和通断状态就可以在屏幕上形成不同颜色、不同灰度的光点——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整个屏幕上其实只有一个点可以被电子束击中并发光。为了实现满屏幕显示,这些电子束必须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个一个象素点进行扫描,若要完成800×600分辨率的画面显示,电子枪必须完成800×600=480000个点的顺序扫描。由于荧光粉受到电子束击打后发光的时间很短,电子束在扫描完一个屏幕后必须立刻再从头开始——这个过程其实十分短暂,在一秒钟时间电子束往往都能完成超过85个完整画面的扫描、屏幕画面更新85次,人眼无法感知到如此小的时间差异会“误以为”屏幕处于始终发亮的状态。而每秒钟屏幕画面刷新的次数就叫场频,或称为屏幕的垂直扫描频率、以Hz(赫兹)为单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刷新率”。以800×600分辨率、85Hz刷新率计算,电子枪在一秒钟至少要扫描800×600×85=40800000个点的显示;如果将分辨率提高到1024×768,将刷新率提高到100Hz,电子枪要扫描的点数将大幅提高。 按照业界公认的计算方法,显示器带宽指的就是显示器的电子枪在一秒钟内可扫描的最高点数总和,它等于“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画面刷新次数)”,单位为MHz(兆赫);由于显像管电子束的扫描过程是非线性的,为避免信号在扫描边缘出现衰减影响效果、保证图像的清晰度,总是将边缘扫描部分忽略掉,但在电路中它们依然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计算显示器带宽的时候还应该除一个取值为0.6~0.8 的“有效扫描系数”,故得出带宽计算公式如下:“带宽=水平像素(行数)×垂直像素(列数)×场频(刷新频率)÷扫描系数”。扫描系数一般取为0.744。例如,要获得分辨率1024×768、刷新率85Hz的画面,所需要的带宽应该等于:1024×768×85÷0.744,结果大约是90MHz。 不过,这个定义并不符合带宽的原意,称之为“像素扫描频率”似乎更为贴切。带宽的 最初概念确实也是电路中的问题——简单点说就是:在“带宽”这个频率宽度之内,放大器可以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超出带宽范围,信号会很快出现衰减失真现象。从本质上说,显示器的带宽描述的也是控制电路的频率范围,带宽高低直接决定显示器所能达到的性能等级。由于前文描述的“像素扫描频率”与控制电路的“带宽”基本是成正比关系,显示器厂商就干脆把它当作显示器的“带宽”——这种做法当然没有什么错,只是容易让人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当然,从用户的角度考虑没必要追究这么多,毕竟以“像素扫描频率”作为“带宽”是很合乎人们习惯的,大家可方便
作者: lqq 时间: 2005-12-19 19:58
标题: 回复eie老师
所以这个带宽不是视频带宽!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5-12-20 03:16
标题: 回复eie老师
真诚感谢,jack.hu和lqq二位先生。lqq 9楼的文章很好,很有水平,我已拷下来以后好认真学习。再次谢谢。还有一个可能是非常简单,但又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个标准的PAL制视频信号,模拟带宽是0-6M,在模拟监视器600TVL清晰度测试中,600TVL的感觉“太细了”,我们通用较好的摄像机才是480TVL,这是模拟监视器的问题。电脑显示器不同了,如9楼所述:“要获得分辨率1024×768、刷新率85Hz的画面,所需要的带宽应该等于:1024×768×85÷0.744,结果大约是90MHz。”——这个计算应该是对的。那么,6M和90M,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又都是模拟信号,所以不得其解。 顺便说一下,开云(中国)官方是大家交流的地方,只要是诚心来交流的,一定会有收获。在技术上提问,质疑,探讨,争论,实属正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这是人之常情,同样,尊重别人也应该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正像于洪所说“可以容忍技术上的科学争论,但不能忍受误人子弟的行为。”
作者: jack.hu 时间: 2005-12-20 03:56
标题: 回复eie老师
真是感谢lqq先生的文章,真是受益匪浅。
作者: jack.hu 时间: 2005-12-20 04:03
标题: Re:回复eie老师
[TABLE][TR][TD]顺便说一下,开云(中国)官方是大家交流的地方,只要是诚心来交流的,一定会有收获。在技术上提问,质疑,探讨,争论,实属正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这是人之常情,同样,尊重别人也应该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正像于洪所说“可以容忍技术上的科学争论,但不能忍受误人子弟的行为。”[/TD][/TR][/TABLE]EIE老师说的很对。[TABLE][TR][TD]在技术上提问,质疑,探讨,争论[/TD][/TR][/TABLE]能使我们交流的更多。
作者: jack.hu 时间: 2005-12-20 04:06
标题: Re:回复eie老师
EIE老师,您好。[TABLE][TR][TD]6M和90M,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又都是模拟信号,所以不得其解。[/TD][/TR][/TABLE]lqq先生的文章中提到过[TABLE][TR][TD]显示器带宽指的就是显示器的电子枪在一秒钟内可扫描的最高点数总和,它等于“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画面刷新次数)”,单位为MHz(兆赫)[/TD][/TR][/TABLE]所以显示器的方面所说的(90M)带宽和我们的视频信号带宽6M是不同的,这两个“带宽”含义是不同的。视频信号带宽的定义,我就不漏丑了,在这方面您是专家。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请指正。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5-12-20 07:48
标题: Re:回复eie老师
回关于90M,6M带宽,我的思考,供指正:1) 这两个参数应该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模拟视频带宽”,尽管90M“像素扫描频率”里面有数据流“速率”的部分意思。但都应该是视频带宽。只是90M是显示器1024*768*85显示格式下的“模拟视频带宽”,而6M是PAL视频信号“模拟视频带宽”,也是监视器和电视机视频传输通道的“模拟视频带宽”;2) 这种区别,我想可能是源于两类显示的“清晰度”不同。我是这样分析的:1. 监视器和电视机的视频信号,行频为15625Hz,行周期为64μs,正行程为52μs,清晰度要达到600TVL要求时,每个点的间距(脉冲宽度)为52/600=86.7ns;对应的频带为1/86.7 ns=11.53M;TVL为黑白竖条,一黑一白为一个周期,所以实际视频带宽为5.8M——定义为6M;但能够显示600TVL的监视器和电视机不是常见的电视机和监视器,黑白电视机和监视器比较容易达到,普通彩色电视机和监视器极限清晰度只有350TVL左右;600TVL彩色监视器,很专业也很贵的。那些普通显像管的所谓1250线“高请电视”或监视器,实际都是瞎“忽悠”;2. 同样算法,电脑显示器的“分辨率”,由于其特殊的、更小的“点距”结构,远远高于普通显像管的电视机和监视器。如对1024×768×85÷0.744,结果大约是90MHz的理解:粗略估算行频为768行*85赫/0.744=87.7KHz, 行周期为11.4μs,每个行周期要显示1024个点(还应考虑消隐期),每个点的间隔为11.4/1024=11.1ns;对应带宽1/11.1 ns=90MHz;所以视频带宽为45 MHz;3. 市面上有一类彩电,带VGA接口的,厂家“规定”,显示格式只能是800*600以下的,桌面上的4、5号以下的细小字符无法显示,而显示器就不同了。高带宽,才能对应高清晰度;以上是自己瞎理解,欢迎各位批评指正或质疑探讨。
作者: lqq 时间: 2005-12-20 18:44
标题: Re:回复eie老师
我上面所写的是引用,我本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EIE老师分析起来果然不一样,就是专业!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5-12-20 22:18
标题: Re:[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好的,这样讨论对大家都是有收获的,支持!LQQ朋友的严谨态度同样令人佩服,值得大家学习!要知道,当前胡乱引用,不注明出处、作者的摘抄比比皆是,对原创者的劳动是极大的不尊重。
作者: lqq 时间: 2005-12-21 00:57
标题: Re:[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由于我转贴说明不够,那个帖子下面已经转到显示器的带宽标准上面了,还是转到VGA视频传输的“带宽”问题上面来吧!换一个角度想:我想问一下EIE老师:如果传输vga视频信号,1024*768/85Hz情况下,在VGA线里面的每根线传输需要多少“模拟视频带宽”。VGA视频传输分为RGBHV五种信号分5根线传输,RGB指三原色,HV指行、场同步信号。刘力老师在帖子里面说的是“折合”模拟视频带宽,应该来说不是严格的等于,只是一个类比的方式。又或者存在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带宽。我觉得用带宽来描叙VGA视频传输,只是一个习惯和更加形象的说明,更多的还是指信息量的大小!“带宽”这个词语在IT行业本来就已经被滥用了。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5-12-21 06:54
标题: Re:[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谈点我的不成熟理解:1) 用word打出的字,一个数字“1”,在行信号里就是一个负脉冲,这应该是问数字文件中的数字信号经过显卡D/A变换后的“模拟结果”,它的宽度可能就是“ns”级的,它的频谱宽度大约就是几十上百兆赫,要传输它,要把主要能量传输过去,频带要适配才行。从信号与系统的付利叶分析都知道,脉冲越窄,频谱越宽。要能显示这个数字“1”,就要有相应的传输带宽,普通电视机和监视器是不可能显示出来的,我理解和实测的VGA信号也确认是这种模拟信号,电脑显示器的清晰度是普通电视远不能实现的,因为它不是只作为电视节目的显示。所以,lqq提出的“如果传输vga视频信号,1024*768/85Hz情况下,在VGA线里面的每根线传输需要多少“模拟视频带宽””?——准确的我也说不清,大概要几十兆赫吧,估计0-6M的传输带宽,不够;——有一点应该明确,“什么VGA信号?”,是电脑桌面的VGA信号?还是电脑显示采集的视频信号的VGA信号?这里有很大区别。2) “带宽”这个词语在IT行业是又不同含义,理解了也就不别扭了。不同场合谈起来大家都理解实际含义。
作者: lqq 时间: 2005-12-21 18:30
标题: Re:[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VGA视频看来也成为传输热点了,连EIE老前辈也有兴趣关心了,这里功劳最大的就是我们这些市场人员!呵呵(先汗一下) 技术方面我确实无能为力,不过这个开云(中国)官方还有一个人知道VGA视频比较多,就是"cf88"这几天不知道他干嘛去了,就没有见到他上来回帖子。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5-12-21 18:57
标题: Re:[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可以请CF88过来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我等对VGA懵懂之人也可以多获取些营养。
作者: lqq 时间: 2005-12-23 18:51
标题: Re:Re:[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cf88 不来?估计现在研发工作又是比较忙,不知道又在折腾一些什么东西?!昨天晚上睡不着,就想这个问题,老是觉得有头绪,终于给我想清楚“带宽”的含义了!前面几天我提到VGA信号传输分为RGBHV等5种信号传输,实际上已经找到了想清楚问题的思路。下面我用外行人粗略的描叙来说明吧!首先,EIE老师告诉我们:从信号与系统的付利叶分析都知道,脉冲越窄,频谱越宽。分辨率越高,需要显示的点阵数量越大,或者说需要的数据量越大,那么每个点所代表脉冲越窄,需要的频幅越宽。先假设VGA视频信号为单根线传输,那么频幅宽度、信息量、脉冲的比例关系为:频幅宽度=A*(信息量/脉冲),现在VGA视频线用5根线传输,我们再次假设5根线传输的数据量是一样的,那么每根线的数据量为前面的1/5。脉冲宽度就要更大(是不是大5倍我就不知道了),频幅宽度无疑就大大减少了。数据量是可以叠加的1+1=2。但是5根线的频幅宽度加在一起并不是1+1+1+1+1=5,他们的频幅宽度还是1。这样,实际上VGA视频线的传输方式是用低带宽的5根线的数据相叠加的方式来传输 本来一根线必须要极高带宽才能传输大量数据量。至于每根线具体数据量是多大,就需要精通IBM的VGA协议的人来指点了!刘力老师所说的“折合模拟视频带宽”是指用一根线传输这么大数据量所需要的模拟视频带宽,而不是VGA线传输的实际带宽!是用模拟视频带宽来描叙数据量的相当大小!一顿乱想,不知道对不对,大家请砸砖!! 边搞业务边搞帖子,希望大家能看得清楚。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5-12-23 19:43
标题: Re:Re:[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实际上VGA的5个信号中,R\G\B带宽是一样的,因为里面都包含亮度信号,H\V信号,就是基本的行场信号,带宽不宽;上面的假定我看也是对的,就是5路并行信号,R\G\B的带宽基本一样,谁也小不下来。
作者: 犁叟 时间: 2005-12-27 23:49
标题: Re:Re:[转帖]VGA信号传输中的数值分析 作者 刘力
标记下,有时间过来仔细阅读~~~~ RGB各分量的幅值不同,各系统有个色彩方案函数的,可以查到,荧光粉不同,各人种眼球不同,色温白的标准不同~~~~跑题了~~~说到后面的显示过程了~~~~
| 欢迎光临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