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标题: 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diegomabin    时间: 2006-1-2 20:52
标题: 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有没有在监控中带有自动跟踪系统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当某人处于监控系统中从某个摄像头视域中走到另一个摄像头视域中,监控系统会自动切换到这个摄像头所监控的场景;(2)人动摄像机也跟着人转动,当人超出了这个摄像机监控的范围,系统自动切换到那个人所在的被监控的区域。请问有没有这种监控软件,具体的地址。急急!
作者: youyuan    时间: 2006-1-2 23:16
标题: 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只有高速度才有这功能,有需要与我联系。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6-1-3 03:03
标题: 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最近和中科院的高才们接触,没有感性认知,但听说跟踪算法比较高超,期待ing!其实跟踪也未必高速不可,关键在于识别问题,如果具有图象分析识别,搞出一个报警输出就很简单了,这时再进行图象切换就顺理成章了。
作者: 蓝帅    时间: 2006-1-7 00:05
标题: 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啊!期待
作者: hxgd    时间: 2006-1-12 05:00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B.gif>本公司代理全球著名geovision监控系统具有移动物体追踪功能.http://www.geovision.com.tw/chinese/product/GV-System_Feature.htm(第8项)此功能需配专用快球,价格比较昂贵.http://hxgz.b2b.cn欢迎技术交流:020-83858798 张生
作者: ElphelCN    时间: 2006-1-13 10:34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要实现这个功能,第一实现要实现识别,也就是你要告诉系统视野中的那个人是需要跟踪的,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如果你的客户要求你在几个月里面搞出来这样一个系统,你就老老实实的告诉他,不可能。
作者: jack.hu    时间: 2006-1-13 16:23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有待发展
作者: 小招    时间: 2006-1-13 22:40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设预置点,高速球可以达到这要求嘛
作者: crazylfs    时间: 2006-1-13 22:46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大家一直在期待!!!
作者: 小招    时间: 2006-1-13 22:52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如果是在静态下闯进来人,有预置点的话,高速球就能达到了楼主所要的效果。如果是在市场这样的复杂场景下那么就算你的摄象机是高智能的,它又怎么知道要监视谁呢?跟踪谁?这不是扯蛋吗?
作者: 狼流泪    时间: 2006-1-20 05:08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摄像机的大脑都要转晕了!
作者: cf88    时间: 2006-1-20 16:31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大家有没有看最新一期,06年2其的电脑爱好者,里面有片文章介绍的就是这个,这个技术叫什么裂像技术!没听说过吧!以后听说ATM等重要地方都要安装,说什么动作过大都会触发报警!大家有空砍砍把
作者: cf88    时间: 2006-1-20 16:32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里面介绍的是南京的一家公司,叫什么全德鹰,纯软件技术!
作者: cf88    时间: 2006-1-20 16:33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记者还未走进全德鹰的研发部门,安装在室内的摄像头已经发现了"入侵"目标并亮红灯自动报警,与此同时,相连接的计算机开始迅速抓拍记者的人像图片,将定格的照片以每秒2~15幅的速度通过网络传送到模拟的监视中心-- 银行被窃、文物被盗,公安机关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并在几分钟内赶到案发现场将犯罪分子活捉。这种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镜头,由于有了IDDI技术将于不久的将来在国内实现。今年6月21日该技术通过江苏省省级鉴定,并得到"其研究水平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的评价。9月18日该技术亮相2001中国南京金秋国际招商月,立刻引起了专家学者及业内的广泛关注。据拥有该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南京全德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介绍,目前公司已顺利进驻南大国家级科技园,利用IDDI技术开发的新产品也将于年内上市。那么IDDI究竟是何种技术?其技术领先在哪里?运用IDDI技术生产的新产品的用途和市场前景又将如何?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记者进行了实地专访。 初识IDDI 还未走进全德鹰的研发部门,安装在室内的摄像头已经发现了"入侵"目标并亮红灯自动报警,与此同时相连接的计算机开始迅速抓拍记者的人像图片,将定格的照片以每秒2~15幅的速度通过网络传送到模拟的监视中心,四分割画面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背对着入口的研发人员在监视屏上发现和存储下记者的照片。不到10秒种的时间里,在这个小的实验室已经成功的完成了发现目标--自动报警--跟踪抓拍--存储传送图片的一系列步骤,而这仅是IDDI技术的某一项应用。 IDDI技术实际上是"动态图像智能化识别技术"的简称,它大致具备四大功能:对动态图像中的活动物体,进行自动识别;对动态图像中的活动物体,进行自动识别跟踪;对动态图像中的活动物体的大小尺寸,进行自动识别;对动态图像背景,进行自动适应。目前,南京全德鹰利用IDDI技术派生出了与图像背景无关的"准三维识别技术",这为跟踪空间随意飘移的物体奠定了坚定的应用基础,极有可能在国防和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利用IDDI技术研究如何"抠取活动图像中活动目标技术",也有望在年内或明年初完成这一课题,如果该技术派生成功的话,今后将会为利用无线通信信道进行活动图像的传输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智能化动态图像识别仪"是全德鹰运用IDDI技术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可以为最需要防范的部位和区域实施有效的守卫和监控。在发现活动目标进入预设防区域时,即刻发出警报,并可将连续抓拍的图像在进行本地保存的同时,以声响及字幕形式,自动提醒值班室值守人员注意和将现场图片传送至监控中心处理。特别适用于远、小、散及警备力量不足,防范区域过大,但又需要重点防卫的无人值守区域(尤其是军队、武警、民兵的仓储库、弹药库、军械库等地方)使用。(如右下拓扑图所示) 技术指标 IDDI在公安系统 IDDI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德鹰选择最先进入的领域是公安系统。以前的刑警都是在案件发生以后,接到报警后出动勘察现场,进行现场分析,研究作案人数、作案工具、作案手段和过程,分析罪犯做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犯罪分子是外来人口还是本地人口,通过反复地勘察分析后得出认识,才能采取行动直至抓到罪犯。这样的判案过程繁琐、历时长,耗费了大量的警力,碰到棘手的案件还可能让犯罪分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逍遥法外。如果有一种手段,将犯罪分子作案的现场第一时间内通报给公安机关,并能对作案人员、工具、企图做全方位地了解,对公安机关判案无疑是极大的帮助。 传统的做法是配备摄像头等监视设备。例如银行有24小时延时录像,虽然摄像点很多,但系统庞大,造价也很高,此外录像的致命弱点是:第一,不能定格图片,当犯罪分子走出摄像头摄像范围后无法自动跟踪;第二,不能将罪犯图片实时传输给指挥中心。所以,目前银行被盗案件均是在案发后赶往现场,通过观看24小时延时录像,找到罪犯入侵的某一段胶带,剪辑和反复回放,以此分析研究,工序相当复杂,丧失了抓捕罪犯的最佳时机。而在现有110报警基础上安装智能化动态图像识别仪至少可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将案后报警转变成一发案即报警,犯罪分子进入现场即使把线剪断,把摄像头打掉或遮盖,识别仪在此之前已经自动报警,警方能够迅速赶往现场;二是将电话声音报警(原先只能知道是家庭电话还是单位电话,家庭电话的户主或单位名称,若是公用电话可显示具体街区)转变成声像报警。即在报警同时不但知道上述情况,还可以把犯罪现场图片直接传输到110指挥中心,便于领导正确决策、部署破案步骤,及时破案。有些案件如盐城515抢银行案由于作案时间长(历时2个小时),甚至可当场抓获罪犯。即使犯罪分子迅速逃脱,也可以根据现场发回的反映人犯身高、体貌特征的照片通过公安机关内部计算机网络公布通缉,采取追、堵、查的方法有的放矢地组织警力,提高公安机关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了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目前公安机关报警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城域网络,即程控电话报警;二是无线报警,各地公安机关均有自己的无线传呼台;三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报警。智能化动态图像识别仪的问世将最
作者: ElphelCN    时间: 2006-1-20 17:02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没有看到这个啥鹰里面有任何新鲜的东西。
作者: davidguo    时间: 2006-1-20 18:05
标题: Re: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自动跟踪这个功能,我还真没见过,不过听很多的客户说过这个问题。应该说这个想已经很成熟了,但这觉得这个要是整体的实现肯定有很大的难度,因为这也不只是软件开发的问题,还要依靠硬件才能实现整体功能,目前中国的技术开发差不多都是独立的。如果概括地总结功能流程:影像侦测---------启动报警---------影像辨别-----------跟踪影像-----------锁定影像----------放大影像---------------保存影像-------------传输影像。这就涉及到:带有自动旋转的摄像机开发商-----监控软件开发商-------------计算机机硬件相关原理---------------网络技术,所以我认为实现起来是很难的。如果只是自动跟踪功能,只要摄像机硬件也应该能够实现了。-----------------------------------------------------------------------重在参与,贵在真诚,少说多做,功到自然成。。。。。。。Msn:davidguo2008@hotmail.comEmail:davidguo2008@126.comQQ:328157459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6-1-20 22:49
标题: Re: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关于这个自动跟踪功能应该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http://www.cpsf.net/disp.asp?id=157749希望大家能加入讨论
作者: alexlxi    时间: 2006-1-21 05:21
标题: Re: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自动跟踪技术现有技术无法做到,如果有兴趣,请大家参考一下mpeg7压缩算法,里面有关内容可以作为自动跟踪的依据。所以,在算法以及硬件没有出来以前,没必要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6-1-26 00:29
标题: Re:Re: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TABLE][TR][TD]自动跟踪技术现有技术无法做到,如果有兴趣,请大家参考一下mpeg7压缩算法,里面有关内容可以作为自动跟踪的依据。所以,在算法以及硬件没有出来以前,没必要讨论这方面的问题。[/TD][/TR][/TABLE]楼上这话说的有点问题。也许您十分了解MPEG7解决方案,我辈自愧不如,但您说的没必要讨论和当前市场上的自动跟踪设备是否矛盾呢?好象这类设备还在央视采访过。您是否认为只有MPEG7方案才能实现自动跟踪,因此在算法和硬件没有出来以前就不可能有自动跟踪设备呢?那当前的这些设备算什么呢?重申我个人的观点,对于一些“新”技术产品,大家应该有客观评价,而不是一窝蜂甚至去炒作。
作者: zw_crystal    时间: 2006-1-26 22:44
标题: Re:Re: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你的要求太高了,况且有的时候环境太复杂了。与其动态跟踪不如多安装些摄像头就可以了,没有死角就行了。
作者: 秦淮商家    时间: 2006-3-18 00:47
标题: Re:Re: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自动跟踪这种技术现在是有的,也不象前面的朋友说的造价昂贵,不需要软件,有摄像机可以直接完成,只是这种摄像最
作者: 秦淮商家    时间: 2006-3-18 00:51
标题: Re:Re: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不好意思,刚才出了一点故障,刚才说到有直接可以完成跟踪的智能型摄像机,且造价不贵,这种摄像机最好用于银行金库,或机密档案室等重要但人少的地方,只要有人,他就会跟踪.
作者: 网络摄像机    时间: 2006-3-18 19:44
标题: Re:Re: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有点大才小用。。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监控。太累了阿。装上美国的导弹用的自动跟踪仪。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 重装铠甲    时间: 2006-3-19 07:17
标题: Re:Re: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呵呵,导弹部件里可没有自动跟踪仪这种东西
作者: dj    时间: 2006-3-20 09:24
标题: 可以找我,如果确实有需要
摄像机自动跟踪技术原来主要应用在UAV无人机,近年来主要应用于国外反恐技术。主要原理如下:摄像机把图像传给智能分析设备(香烟大小的盒子,内置1-2块TI的DSP芯片,可以直接装在设计像机罩内),通过户外自适应算法不断学习背景(30次/秒),寻找可疑移动的物体,然后根据先进的神经元算法进行目标分类,判断入侵者,如果判定是入侵者,进行报警,同时控制摄像机焦距、云台拉近、持续跟踪图像在监视器中央,可多个摄像机同时监视一个可疑目标,也可以在可以目标跑出当前摄像机视野后,控制邻近的摄像机智能判断,继续跟踪,而不会误报警为另外一个入侵者。整个技术的核心是检测、跟踪。当然,人工指定跟踪对象,然后系统再自动跟踪,是最简单的。我们的系统已经在反恐领域、油田、油气管线应用,由于采用现有的摄像机、既可以作为周界入侵的替代手段,也可以用于可疑物的搜索。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联系我:QQ:801781同时给各位一些科普材料 入侵检测实验室测试近年来,对VMD及类似技术进行了大量测试以验证它们的有效性。美国国防部委托Sandia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项研究,在50天的实况测试以及重放录像的基础上,找出并记录下了18个领先的VMD系统的缺点。这些研究主要关心的是VMD技术处理不受控的外部环境的能力。测试主要观察两个因素,探测概率(POD)和错误报警率(FAR)。测试性能结果: 由于软件的局限性,可以获得的完整的视场被裁减掉一部分 在所有方向上(不仅仅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并且当入侵者采用不同角度移动时)表现出不同的探测能力,对某些方向甚至没有探测能力。 高速时(全部景深),遗漏奔跑的入侵者 低速时(全部景深),遗漏爬行的入侵者 在100英尺或更远的距离上,对爬行的入侵者的遗漏增加了 甚至更贵更好的探测系统的错误报警率也有每天10到150次,很多报警是由云,鸟等引起的。 在一个50天的测试期内,这些系统的平均报警数量是大约600次。 将目标性能水平设定为探测概率90%,95%的置信度不是错误报警,实况测试显示平均性能为探测概率只有70%。18个产品中只有一个的性能达到探测概率为99%,但是即使是这个产品也出现了436个错误报警,几乎每天两个。 事实上所有的系统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配置,但是这些配置太基本,不能够阻止错误报警的产生 很多测试产品的设置不是太全局,就是太细节,为了精细地调节好这些设置,需要直接求助于技术支持他们的结论是“某些系统比其他系统对这些条件的处理更好一些,但是所有的系统在排除错误报警方面都存在着问题。”(SAND94-2875C)通过对现有的技术以及它们的性能的评论,可以清楚地看出VMD有很多可行的应用,但是,最终的培训费用,日常配置,错误报警这些方面仍然有待改进。需要证明有效的技术在视频安全监视市场中,闭路电视和安全监视一直在平稳增长中。1997年以来,他们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防盗和防火报警系统。随着视频安全监视市场的成熟,新的产品正在涌入市场,努力从中抢得份额。2003年,财富1000家公司面临的最大安全挑战的调查中,被调查人将“需要证明/显示程序的有效性”排名第二,上升了一位。部分原因是未经实验、未经测试的产品的数量持续增长。安全管理人员发现他们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他们需要为安全花费进行担保,而这又要求他们清除掉使用中成功记录不良的产品。方导VTDTM技术解决方案简介方导VTDTM技术是一项先进的技术,超越了现有的视频运动探测(VMD)技术简单探测运动的方法。不再仅仅局限于运动,方导VTDTM技术探测威胁。它的自动调节,高端算法和视觉逻辑提供了无比强大的威胁探测能力,方导VTD™技术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监视,始终如一的警戒和毫不松懈的安全,是TotalTrack??废叩暮诵摹7降糣TDTM的特性提供了下列强大的能力: 光线灵敏度自动调节 自学习过滤不重要的背景运动,包括重复的物体行为,例如闪烁的光线 威胁分类以及确定物体尺度,例如汽车和人 限定已分类物体的行为 识别和忽略干扰物以及小动物 探测超过允许停留时间的物体,包括车和包 按照外表(模式)给移动物体贴标签 自动探测被干扰或丢失的信号 自动检测低能见度,烟幕,视场障碍,视频故障,微弱信号 等待不动的入侵者的下一次移动
作者: ggaochen    时间: 2006-3-24 07:12
标题: 可以找我,如果确实有需要
我觉得全德鹰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术,他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早就解决了,而且比他所考虑的完善的多
作者: tdly    时间: 2006-3-27 23:50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我有具有自动跟踪效果的微型摄象机,利用移动侦测实现的跟踪,在同一个摄象机里可以实现,超出这个摄象机的监控距离要转到其他的摄象机那做不到。除自动跟踪以外,这摄象机具备监控录象和把照片发到因特网上的功能。可以看看下面的地址: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0/item_detail-0db1-46f7b73a1165e9e868c8017be80a085f.jhtml
作者: tdly    时间: 2006-3-27 23:57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我有带自动跟踪功能的微型网路摄象机,对进入到监控区的移动物体可以实现自动跟踪,采用的是移动侦测的信号,不过当移动物体脱离监控距离以后这没有办法转到其他设备。除此以外,设备还具有监控录象和把移动物体的照片抓拍发送到电子邮件上的功能。QQ506149759
作者: chansfer    时间: 2006-3-28 18:49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楼主: 自动跟踪的球机这个产品的确有,而且本人在实践中曾经用过。不过,我不能替厂家做广告,不便透露厂家名称。 但动跟踪我认为是意义不大的,首先,如果人走得太快,容易跟丢;其次,两个以上的人朝不同方向走,跟踪球不知道跟踪哪个为好,场所人一多,就更不知道跟到哪去了。 我认为,还不如建几个固定的枪机,范围覆盖监测场所,录像改为移动侦测录像,这样,什么东西都不会漏掉了。各位大虾认为如何?
作者: xzrxzr    时间: 2006-4-6 22:15
标题: Re:监控中的自动跟踪问题
太智能了,根本不需要人了?这种技术只能用在出入人员非常少的地方,否则人一多不知道跟踪谁,




欢迎光临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