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标题: [EIE原创]双绞线视频传输技术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5-26 07:24
标题: [EIE原创]双绞线视频传输技术分析
[EIE原创]双绞线视频传输技术分析
% X2 `# E( g# h% R& f4 y! Q- W& q' U
eie实验室 老竹 2007.5.25.
: H p3 m g& U& X# m[内容提要]:双绞线实测衰减和失真数据与测试照片,标准视频传输通道概念和通道特性照片,产品实现的通道特性,通道缺陷照片与分析,客观的看待双绞线传输.
, f7 x* ]! b4 g8 ^( l# c. y. [' ~+ K
/ N# L/ T: ~, o0 S9 T- b' V$ [8 W第一部分:双绞线视频基带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线缆实测数据;
0 b" G9 Q2 f/ X7 Z6 H测试电缆:宁波一舟电缆,2006.4.30.生产,UTP超五类4对非屏蔽电缆,型号:D135-G 305米/箱,产品执行标准:YD/T1019-2001
9 u6 _8 y0 O" U9 }测试设备:eie实验室TEK-VM700A视频检测系统,TEK-TSG271标准视频信号源等
7 }8 b: s* m9 d* f3 F0 {. f. `典型超5类双绞线1000米,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实测数据
0 g; a; W- S+ z
低频:7.19db;0.5M:12.91db;1M:18.80db;2M:26.50 db;4M:37.73db;4.8M:41.55db;5.8M:45.69db;
7 J: r. B* _( k( k( M7 W* `超5类双绞线说明:
# _/ l6 _% j- W0 O( G( o6 q1.低频:指几十千赫兹以下的频率,1000米衰减—7.2db(43.65%),1500米衰减—10.8db(28.8%),2000米衰减—14.4db(19%);
9 t8 I! L" u; @* g! |9 J6 t
2.高频5.8M,1000米衰减45.69db(0.52%),1500米衰减—68.53db(3.7*10-4),2000米衰减—91.38db(2.7*10-5)
( j: F4 f2 }" s& g# I3 n( K
为了方便多数熟悉同轴传输而对双绞线传输还陌生的朋友,这里再给出同轴电缆的传输特性实测数据,以便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 c6 A6 P2 w( V* V7 q+ J8 K75-5电缆1000米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实测数据
) E0 L% H& \) l* @; {5 p+ q低频:3.95db;0.5M:6.43db;1M:8.78db;2M:12.2db;4M:17.7db;4.8M:19.7db;5.8M:21.7db
. I4 W2 _/ x- i7 b R* ?6 ^) b[75-5电缆说明]:
D0 j4 j# C3 Q5 l5 \/ f' p2 i
1.低频:1000米衰减—3.95db(63.5%);1500米衰减—5.925db(50%);2000米衰减—7.9db(40%);
9 ^" k: c Q. F4 g' w1 w( `2.高频5.8M,1000米衰减21.7db(8.2%);1500米衰减—32.55db(2.36%);2000米衰减—43.4db(0.676%);
c4 d) v! e8 g7 t[比较]
8 L/ |5 p v0 q0 F
1. 双绞线用于视频基带传输,需要知道“这是一种价格相对便宜,但传输特性很差的传输线”;
3 r5 s X) T% ?& l! m
2. 与同轴电缆比较,430米双绞线的传输衰减与频率失真和1000米75-5电缆相当;
) m0 B2 f+ N2 c; O1 r* x3. 1000米双绞线高频与低频衰减差异为45.69-7.2db=38.49db,这就是频率失真,而1000米75-5电缆,频率失真为21.7-3.95=17.75db,分贝数差2倍多;电缆越长频率失真越大;这就是视频基带传输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也是应该如实向工程设计施工的朋友说清楚的问题;
# d1 Z( I0 h+ }4 {4. 双绞线用于视频基带传输,传输设备需要具有更大的补偿衰减和频率失真的能力;或者说,相同补偿能力的传输设备,同轴传输具有远几倍的传输距离;所谓同轴电缆只适合3、5百米内的近距离传输,1-2公里最适合双绞线传输,完全是某些商家的虚假误导宣传。
7 j6 i3 m9 S. ]: c4 B3 O& `: N* u
5. 工程上,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时,这是应该考虑到的实际问题之一;
0 {$ A6 ^9 m) x2 R0 c& F, p: ?0 j
( R; X9 B; I0 v0 p# o6 s
[双绞线与同轴电缆传输特性照片及分析]
# {. \$ t! W# p' i" @9 _! w
/ ^1 C/ C/ _0 F% e
此主题相关图片
+ C- |# m' [% p; d

3 k) D- x+ X6 v1 B; u
此主题相关图片
/ R' h) F6 \2 f7 Q4 N+ w

+ W: ?& X+ A3 C* C6 ]3 w
$ c9 ^2 w8 m9 ]1 o
6 a- R9 `5 R& S4 K: _" E1 m. N
[波形说明]:
- e- V; I2 o" _- w! C1. 0—6M扫频测试信号(上图1):这是一种专用的视频测试标准信号,幅度为1Vp-p,行同步头为-0.3V,色同步头为0.3Vp-p;“图像信号”是等幅(0.7Vp-p)的0.2M—6MHz的扫频正弦信号;
) t7 a* r: A& K$ L( r c3 D2. 把这个标准信号像摄像机信号一样的馈入到同轴传输电缆,在电缆末端75欧姆负载上得到的信号,就是这段电缆的“幅频传输特性”,也就是频率失真特性。双绞线传输测量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必须有前后两端的收发传输器,在短线(0距离)传输时,应保证视频信号0-6MHz频带内,全部1:1的传输特性,才能用于长线测试。
X8 h6 n X( f7 t2 V I I( F G3. 从照片可以直观看出,频率失真特性都是“频率越高,衰减越大”,它改变了视频源信号中原有的高低频分量的相对比例关系,低频衰减对应图像的对比度下降变淡,高频大幅度衰减对应清晰度和色度严重下降。频率失真是视频基带传输技术面对的最严峻的课题;
' [* w& l9 A& M" O1 J8 ?. i
4. 比较两种波形形状可以或得深刻的印象: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5-31 08:05
标题: re:[B]对通道失真度的解释[/B][C...
对通道失真度的解释
, W+ P8 n1 x4 E6 A前文提到:
6 g2 q/ l" F1 w% b( y5 A理想的“通道特性”应该是把输入的视频信号特性1:1的、100%的传输过去,而实际传输特性与理想传输特性的差异,就是“失真”,“失真”程度有大有小,用“失真度”来做客观描述,失真度技术指标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幅频特性”失真度,技术指标是在0-6MHz频带内,“幅频特性”误差不能超过“-3db”,从技术指标上评价,超过这个“-3db”技术指标的传输系统(通道),就属于“通道特性不合格”。
2 m$ ]. k. ]/ U
1)我国PAL-D视频失真度标准如下图
! w9 S2 ` U/ g, q5 I0 ?& `
1 N! A0 r, c: N0 A" z8 H
此主题相关图片
: O4 U" N- t5 n2 P/ ~

3 l' v( T% J8 r! \. B1 k4 x这就是视频传输通道幅频特性失真度的技术标准,也是“-3db”标准。这里规定了0-6M频率范围失真度允许误差范围,在0.5-5M,允许±0.75db,即91.7%—109%范围,5—6M为+0.75db,下端范围是“-0.75db”—“-3db”线性过读误差;
0 R5 p- c& H$ I7 I关于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行业执行什么标准,据行业权威检测部门介绍,产品不是执行广播标准,但也是“-3db”标准。这大概可以理解为下限范围低频段(5M以下)更大范围的要求也可以降到“-3db”,这对低频段的要求显然降低了不少;但从来没有听说过视频传输产品可以像做工程那样评价图像,凭图像主观感觉作为产品生产“标准”;谁都知道,“图像主观感觉”不会有统一的客观标准;
% V" n m" @$ e2 B. z: F5 B F5 i(关于产品执行标准相关问题,后续)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 04:59
标题: re:回17楼:[COLOR=red]这项...
回17楼:
8 w4 h$ x! }% X& c/ |
这项采用频率加权连续可调专利技术的精密均衡补偿功能,与拨码开关粗框的分段补偿有着本质区别;
9 [ r) x7 f( ^
2) 产品在1200米内任何距离上,基本都可以调出标准传输通道特性;
" @8 X0 a X$ y
....................
% ^5 V3 u! U' D) ?: }* ?“基本”的说法,是因为:
% C$ f7 G4 {0 X% X0 U8 ?% R1)工程现场要根据线缆类型,不同长度等因素调节幅度补偿和频率补偿,看着图像调节,只能凭主观感觉调好久可以了,每个人感觉不同,经验不同,调试结果也有差别,要达到“调出标准传输通道特性”有难度;
# ]' ~6 o5 J4 X. e2)按照说明书要求方法,用示波器调试,就可以调到技术指标合格的传输通道特性。
& E) B: F2 R1 C& Z就基于这两点实际情况,所以用了“基本”两个字。
9 y2 s$ W" G. S; o' B( g! ^9 M....................
0 t2 W0 q; ^2 }9 R9 x! r9 q关于仪器和工程现场调试问题,我也赞成工程商不可能,不需要买好多测试仪器;产品设计的调试,都是在末端设备上,看着监视器调节就行了,图像好坏谁都知道,设备的“图像质量控制功能”,让你寻找最好状态的图像,也没有不会的。这就是实用性设计的结果;关于示波器,有的朋友说太麻烦,“我们还没有”。行业规定,申请企业设计施工资质条件规定中,示波器和万用表一样,必须具备。所以不需要特殊设备;
# ?- h: B, p- Z: _8 f( V
. @' J `1 a4 D8 f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 22:28
标题: re:回27楼:[COLOR=red]莫非在你...
回27楼:莫非在你看来100欧24AWG的网线(实际上国产网线还都达不到0.51)...和75欧的75-5是同一个标准......
; ?+ r/ t- O: ~8 O2 H7 p
这个比较,不是我的发明,是有些误导文章、网站、帖子的比较方式:是用75-5和超5类线传输比较的,结果是同轴只能传2、3百米,加放大器也就能5、6百米,还不能多级串联......而双绞线传输,可以达到1200米看不出失真,1800米图像也很好,加多级放大可以更远到几千....
7 i' Y; J+ `- \& L
; G+ ?* Z, ^# v" e( l
真实么?公平么?显然手法是故意。
, Z' @- q H* E5 ]2 ?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3 17:19
标题: re:[COLOR=red]难道敢说你们的ei...
难道敢说你们的eie宣传都一点没有夸大吗???..
g0 u( ~& [1 p- h. W$ h. n! A
eie也受大家监督,你也有权在这里例举我的虚假误导宣传啊?大家一起来净化我们共同的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产业;
; h+ Q9 u4 B O) t% g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5 01:29
标题: re:接7楼:对通道失真度的解释2)关于视...
接7楼:对通道失真度的解释
) a9 H" E& F7 Y2 g2)关于视频传输产品依据的“通道标准”问题:
. M, q( `6 ^6 s1 M G产品厂商对自己的产品执行什么技术标准,那是每个厂家自己决定的事情,做法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4 f/ A3 F& _( ~# v: W9 Z- ^1. 参照视频传输通道幅频特性的技术标准,也就是“-3db”标准,逐步完善自己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手段,产品水平逐步向专业级产品发展。在产品宣传上敢于面对客观现实,敢于暴露矛盾,公开自己的产品原理上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介绍产品的特点和应用优势,产品可信度自然会逐步提高。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做符合自己电视制式要求的视频传输设备,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匹夫有责的事情。
* Q: s0 J8 `% d; X2 H& _
2. 自立图像主观感觉“标准”生产产品,如上面“典型双绞线传输器的通道缺陷实测照片”所示的产品特性。这类只有3.5M低通滤波器特性的传输产品,把视频信号中的高频分量都吃掉了,这类产品与专业产品要求,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和性能差距,抬高了说,也就是“业余”吧;产品技术标准,比如一汽“奥迪”,有自己的汽车生产技术标准,但开车的(用户)不一定要十分了解汽车生产技术标准,也是大都凭应用感觉来评价这个车的某种或某些性能(不可能是全部性能),试想,一汽生产奥迪车,如果只依据这类感觉作为“标准”来生产,谁还敢买,敢坐,敢化那个冤枉钱买呢?同样道理,应用视频传输产品来设计监控系统的工程人员,也不一定要详细了解视频传输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因为它们都是用户,具体的用户应用传输设备,都有一个具体的环境和条件,都只能体验和感觉传输设备的某种或某些性能,不可能是像传输产品性能检测那样进行全面性能检测。但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行业不同了,可以堂而皇子的依据“用户感觉”,也就是自己的感觉来生产产品了,尽管产品还有性能和技术上的严重缺陷,但在有利可图的利益驱使下,靠虚假误导宣传,诱人上当,就是经营理念。当然这里面还有行业管理不善的诸多问题;甚至说:有人要、有人用就认为它有存在的价值,提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谬论;技术上不努力,却在虚假宣传上大做文章。你例举它搞虚假宣传,它就给你扣上“反对双绞线”的帽子。争论四年多了,4年后的今天测试的结果,难道不“令人吃惊”吗?这样发展,是行业的喜讯,还是行业的悲哀呢?还要延续多少年呢?
" d. h* [- r; N1 n+ n
3. 记得过去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收音机电视机,有点“无线电知识”的人,自己装收音机电视机,装的收音机,也能收到不少电台的广播,装的电视机,也能收到电视台的图像和声音,主观感觉也是“还可以”的。不过自己心里都明白,这些东西也就是自我感觉的满足,是业余爱好和乐趣而已,不能和专业厂家“熊猫”,“金星”等专业产品相比,也没有人把这类东西当成产品生产和销售;
+ t3 q* j8 ^9 @0 S# v! r/ H; f4. 4年多来,这类产品的宣传力度一直很大:什么“兼容NTSC,PAL,SECAM所有制式”,“可以传输1200米”、“1800米”、“2400米”,“可以多级串联出传输几公里”,“1200米看不出失真”,“传输的图像可以和光端机媲美”,什么“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远比同轴电缆好”,什么“通过对视频信号的处理,其传输的图象信号也比同轴电缆清晰”等等——不谈依据,回避依据,抄来抄去,炒来炒去,还是几年前那套虚假宣传。不过这恰好也就成了这类产品的共同识别特征。我曾说过:双绞线传输,将毁在这些人手里;一年来仅网上反馈的用户信息,就是最好的例证;
: d0 l0 b0 |. F; q6 d警示:虚假误导宣传和产品缺陷是一对“孪生子”。
8 Z6 g6 O h+ ] ~0 x2 ~+ s
虚假误导宣传是为掩盖产品缺陷服务的,缺陷产品只有用虚假误导宣传来经营,才能唬人,蒙人。看看那些 “包治百病”的医药广告,是不是这样!?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5 22:31
标题: re:大新要干什么?归纳它的几个帖字:[C...
大新要干什么?归纳它的几个帖字:
1 O- t3 m1 G, k5 n
1. *“奇怪!奇怪!真奇怪!EIE一直贬低双绞线传输器,今天怎么开始生产传输器?”
0 u- }$ I0 k ^7 C5 ]' [
*这几年来,EIE为了宣传它的视频恢复主机,一直贬低“双绞线传输器”。
$ l9 ]5 ?( P C9 C*“是否是“打击”双绞线传输器,大家可以好好学习开云(中国)官方中的“和双绞线传输器相比,同轴传输长处在哪?”的文章。”
. V( |; T& Z- r( q' _2. 我们是烟台大新电子公司,自己生产双绞线传输器4年多……双绞线传输器电路并不复杂,只要有合适的仪器,达到“平衡传输器”的要求很简单,但是,它的保护很麻烦,我们干了3年才解决,所以,你光有传输特性,不能保证你的产品就很好,说句实话,我们最早的产品70%返回来了,但现在我们敢二年包换。
# t0 B& r+ r' z$ W! q1 w5 c$ m
3. 三年前双绞线传输器的电路多搞好了,为什么一直没有生产呐?你想想,拿自己的手抽自己的耳光是什么感觉!我是有危机感,但不是因为你,就你现在生产双绞线传输器,对我够不成危机,从性能上我的产品不比你差,价格上比你更有优势,可靠性上更没有比,我就是看不惯你那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做法,玩文字游戏,一个“视频恢复主机”忽悠了多少人的银子,现在又来个“平衡传输器”,会怎么样?
z# D% J7 [- c5 h) g4. 我这段是有广告的嫌疑,但我是为了告诉EIE:别以为就你家有视频信号发生器、视频测试仪,“没有一个双绞线传输器生产厂家能提供出传输特性”,从我公司建网站(04年建)开始我都登了了相关的“传输特性图及测试数据”,另外,没人给我发奖金,我就是老板。……………………………….
# m" `0 f9 {* _' `4 U
1)关于:“打击”双绞线传输器,这个问题不复杂,包括本主题帖内容和所指的“和双绞线传输器相比,同轴传输长处在哪?”,以及4年来其他相关帖子,你能指出几条,属于打击双绞线的语言?也像这样,一一列出来,不是更有力?四年多来,没有哪个双绞线产品厂家,介绍双绞线的实际传输特性和数据,四年前到今天,只要我公开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真实特性和数据,就马上给EIE扣上“打击双绞线”帽子的,自己不说实话,也不让别人说,看看这样做的人是谁?看看他们的宣传,对比我例举的虚假误导宣传,有没有相似之处?大新是最新的一个扣帽人。不谈依据,乱扣帽子,还是4年前那几个人的手法——看看是不是搞虚假误导宣传的双绞线传输器产品厂家?只是大新电子来这里报道的晚了一些而已;
& O- I3 X% Z5 s+ E3 ^
2)我们是烟台大新电子公司,自己生产双绞线传输器4年多……双绞线传输器电路并不复杂,只要有合适的仪器,达到“平衡传输器”的要求很简单,但是,它的保护很麻烦,我们干了3年才解决,所以,你光有传输特性,不能保证你的产品就很好,说句实话,我们最早的产品70%返回来了,但现在我们敢二年包换。——这一段话令我吃惊不少,大新干了4年,因为双绞线传输器“它的保护很麻烦,我们干了3年才解决……说句实话,我们最早的产品70%返回来了”。这里要向大新祝贺了,尽管用了3年才“解决”,不过“解决”了就好,但愿是真正解决了;前三年你也是不公开这个产品缺陷,“解决”了才公开了,不知还有什么其他产品缺陷,现在正在解决,也等解决后再公开?
, I! Z! S: ]# T
3)(eie)三年前双绞线传输器的电路多(就)搞好了,为什么一直没有生产呐?……从性能上我的产品不比你差,价格上比你更有优势,可靠性上更没有比,我就是看不惯你那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做法,玩文字游戏,一个“视频恢复主机”忽悠了多少人的银子,现在又来个“平衡传输器”,会怎么样?——我们撇开题外话,这里表达的性能,价格,可靠性等问题的描述又有什么依据呢?你用3年才解决了的“保护”问题,其他人也一定要用3年?
. R, J' a% C( x. p. A4)我这段是有广告的嫌疑,但我是为了告诉EIE:别以为就你家有视频信号发生器、视频测试仪,“没有一个双绞线传输器生产厂家能提供出传输特性”,从我公司建网站(04年建)开始我都登了了相关的“传输特性图及测试数据”,另外,没人给我发奖金,我就是老板。——我没上过大新的网站,这次才大概看了一下,有些问题后面有机会再说。本来,我这个主题帖,对大新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表白”机会,因为我在主体帖中,明确说过“目前测试的这些产品,都是朋友们在工程应用中购买的,设备传输特性基本一样,还没测到优于这些特性的产品,我不能说没有,希望只是我还没见到;如哪个厂家朋友很自信,可以把这种通道特性实测结果介绍出来;”大新完全可以从技术上正面介绍自己优异的性能和特点,也可以指出我主题帖中的错误或不实问题,更可以用有力的依据,介绍和EIE加权平衡传输器比较,是怎么“从性能上我的产品不比你差,价格上比你更有优势,可靠性上更没有比”的!多好的做人机会,你却选择了这条大喊大叫,缺乏和谐理念的路。
4 c$ u1 k/ n5 K) ^5 p
…………………
( n* F( ~, T- ?! c. }: V1 {+ c
大新4年来,第一次这么大喊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5 23:06
标题: re:不要冲动,请用实事说话,或回复实质性问题...
不要冲动,请用实事说话,或回复实质性问题。
+ ?! G. w1 l, P/ W F: u2 ^把握“反对双绞线”的言论一一列出来。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8 17:30
标题: re:看看,大新电子近几天在本轮谈多次发的“双...
看看,大新电子近几天在本轮谈多次发的“双绞线视频传输器原理及注意事项”贴,我的质疑,大新电子的回复,就知道了:
7 e# ^- d4 C/ b) Y7 n0 L0 j; h1)大新电子提出的双绞线传输的抗干扰能力是:“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远比同轴电缆好”;我问:“最好说说有什么依据?”;
' G5 ~, a* p0 Q; C5 o! w" H大新电子说:“你没有卖过双绞线传输器,你也没有这方面的反馈信息,这是直接用户比较后的结果,我们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我们更加尊重事实,同样的环境下,我们生产的双绞线传输器比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强很多,至于你们生产的或其他厂家的产品,我不好表态(这里有技术上的问题)”。
5 w7 z- w: k8 E# c, \9 L——先明确:
5 l# U9 ]; }6 `/ Y) a$ R
第一:“我们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可以理解为没有理论依据吧!
5 M9 r- O& S: K; @3 r第二:这是直接用户比较后的结果,我们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我们更加尊重事实,同样的环境下,我们生产的双绞线传输器比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强很多,至于你们生产的或其他厂家的产品,我不好表态(这里有技术上的问题)——没有理论分析,自然也就谈不上理论依据;这是直接用户比较后的结果,大新电子有没有考察这些比较方式方法和结果,是否科学,自己也没有做过比较试验,你就敢当成一个“科学结论”拿出来唬人?
2 R& |. b7 R3 Z+ B; P
目前,科学界还没有见过谁拿出过这类比较的科学结果,甚至于连这种比较试验的科学方法还没有人提出过,而大新电子的“直接用户”却能得出这种结论,大新电子又敢于把它当成科学结论发表,这才是值得重视和警惕的;所以“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远比同轴电缆好”这个定论,就只有虚假宣传的“价值了”;
( H/ k' p4 `% L% n/ r( ]
2)关于质疑“通过对视频信号的处理,其传输的图象信号也比同轴电缆清晰”——我问:是比同轴电缆没有加传输设备的远距离传输“清晰”吧?都有或都没有传输设备比较呢?
2 J/ e4 S* n Q, V$ ~. m- [大新电子的解释见6楼2),第一,不用传输器,大新也知道,“他们我们都试验过,短距离传一路还可以,传二路就有干扰了”,但这的实验结果,拿来和同轴电缆比较,显然与目的不附,不能介绍;第二,这个比较是用有传输器的双绞线传输和没有传输设备的同轴电缆比较的,“依据”是:用户一般多是用同轴电缆不加任何设备传输视频信号。所以,我们这能按照用户的想法发表我们的看法。——大新深深的知道同轴电缆传输设备,自己还曾作过加权视频放大器,也清醒的知道“邻居”EIE这类产品的水平,但就是要故意不加说明的、直接拿出“通过对视频信号的处理,其传输的图象信号也比同轴电缆清晰”这一结论来,这只剩下一种解释——误导。
/ C& C7 D8 C. l" |% w; R/ n4 b大新有一些测试仪器,也一定侧过比较过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但几年来,没有见过在自己的网站或其他网站杂志上公布过这类特性的比较,作为双绞线传输设备的生产厂家,也是一直掩盖双绞线的真实传输特性,因为如果公开的话,那不就和“双绞线传输比同轴电缆远,比同轴电缆清晰”的宣传对立了么?如果谁解释双绞线的真实特性和数据,那就是“反对双绞线”;
+ o5 Q4 Z9 }+ c6 k! R+ M: B警示:虚假误导宣传和产品缺陷是一对“孪生子”。
" d' {1 z. N& d
虚假误导宣传是为掩盖产品缺陷服务的,缺陷产品只有用虚假误导宣传来经营,才能唬人,蒙人。看看那些 “包治百病”的医药广告,是不是这样!?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8 20:42
标题: re:大新观点1)我们先来看一下,同轴视频电缆...
大新观点1)我们先来看一下,同轴视频电缆,外面有屏蔽层,有“地”,它可以通过前端或后端设备的接地释放干扰信号,如接地可靠的话,也通过可以屏蔽层释放雷击(部分);
9 m' V: p; |* ~- V0 e9 W& L* e9 S大新观点2)你的产品中没有抑制或释放强干扰脉冲的电路,你当然不能理解了,我把强干扰脉冲抑制或释放了,还原出视频信号,这不就“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啦。
; t l+ W1 a. Y. L$ p
......................
' m- {+ @: `, T/ o! Y" e! {1)同轴,“可以通过前端或后端设备的接地释放干扰信号,如接地可靠的话,也通过可以屏蔽层释放雷击(部分);”——同轴系统都有可靠的接地应用原则;这一点双绞线系统没有。
, R" _2 W, M0 x& p
2)你有什么依据说“你的产品中没有抑制或释放强干扰脉冲的电路”,同轴传输产品从设计开始就有,这是产品基本设计原则,用不着产品出来后,再搞3年来解决。
" l$ o- ^2 w/ ` e) m- l7 I离开这两点,大新电子的“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远比同轴电缆好”的结论,还有什么依据存在呢?
" F: [3 T& O% [! R4 J' C, h
看来大新电子的“结论”,是设定同轴系统“没有抑制或释放强干扰脉冲的电路”的原则下比较的,在比较传输距离和图像质量时,又是设定同轴系统不用传输设备的原则下比较。聪明!聪名过头了吧!聪明反被聪明误——虚假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8 22:44
标题: re:大新电子: 你的同轴传输产品的保护电路能...
大新电子: 你的同轴传输产品的保护电路能和双绞线传输器的保护相比,不知深浅哪;
6 b$ C/ X& u& I: N8 }+ A) j
看来,大新的“思维”和经验是:
' }& y& _! x* h; L* s3 w: f5 C" ]
凭想像下结论,自己没有想到和做到的,别人也就不会想到和做到;
3 I/ P6 S: n3 {# M
现在可以明确的是大新电子结论:“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远比同轴电缆好”
+ _. u0 E7 R, g) g8 N. ]基于两点:1.同轴系统不会接地;2.同轴系统“没有抑制或释放强干扰脉冲的电路”,现在只需确认,是不是这两点?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依据?
^ q9 }! U4 l0 T# R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11 08:58
标题: re:主题帖以实测数据和图片,把双绞线视频...
主题帖以实测数据和图片,把双绞线视频传输技术的真实面貌,介绍给大家——自然,也就是以科学依据对几年来的虚假误导宣传的进一步揭露。这些双绞线虚假误导宣传,要告诉人们的是:
* |$ b* T) p2 ~
1)双绞线“传输距离远”,用的手法是:用同轴电缆(不配套传输设备)传输距离和效果,与带有双端有源传输器的双绞线传输方式比较,“目标结论”是“双绞线传输距离比同轴电缆远的多”!而理论,技术、产品和工程实践的结论恰恰完全相反;
7 }! q' S6 q; g1 b- g
2)“传输的图像可以和光端机媲美”,“传输的图像比同轴电缆更清晰”(大新电子),用的手法仍然是:用同轴电缆(不配套传输设备)传输远距离和效果,与带有双端有源传输器的双绞线传输方式比较,“目标结论”是双绞线传输图像比同轴电缆更清晰!——主题帖中例举有严重缺陷的通道特性的产品,是代表市场上“一大片”产品的实际性能,这些双绞线传输产品,原理上就不具备达到标准通道特性的设计原理和电路;传输质量也不能和同轴视频恢复设备相提并论;这也是些黑白颠倒的宣传;
; l1 S2 p, L+ s( n4 N% e3)“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4、5年前至今),最新创造是“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远比同轴电缆好”(大新电子);“依据”是双绞线平衡传输的共模抑制原理,至于“远比同轴电缆好”的依据,大新电子介绍了几点:是他们直接用户说的,有抑制强脉冲干扰的电路(实际是指保护电路),并没有举出有说服力的依据,自己也没有比较过。
截至目前,科学界连比较两类传输线抗干扰能力的科学试验方法和方案,都还没见过报道,哪里来的结论?但在中国,在21世纪刚开始,在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行业,却得出了这一“结论”,并广为宣传。
/ ~; _* d8 x3 U2 \& l d' Y& R4)把双绞线视频基带传输技术,说成是“新生事物”,“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把对双绞传输技术虚假宣传的质疑,说成是“打击双绞线”,打击新生事物;还有各类厂家可笑的“各类传输方式比较结果”——结论是:双绞线传输方式“性价比最高”;
' c! \ v9 |! l以上几条,可以作为鉴别双绞线虚假误导宣传的“标志性内容”。
如果认为,这是一般的、常见的“广告语言”,只是说说大话而已,那你就太天真了。他们不是真的不懂,是以“技术面貌”出现,发表“关于推广应用双绞线……的建议书”——“技术文章”面目出现,又被广为转载、转帖,成为某些双绞线传输器产品的“精神支柱”。
+ S6 L, E4 j! A/ L, O- S关于大新电子,如果他的产品真的像他说的搞的很好,那他理应对“问题产品”的性能鉴别,提出自己的更好的意见,对自己产品有信心,更可以借这个机会,不失时机的介绍自己产品已经达到“标准传输通道”水平,遗憾的是大新电子,选择了另外的做法和方向,在这里它又介绍了“虚假误导宣传”的升级版本——“通过对视频信号的处理,其传输的图象信号也比同轴电缆清晰”,“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远比同轴电缆好”,“同样的环境下,我们生产的双绞线传输器比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强很多”——这是一些在利益驱使下,也能在技术上颠倒黑白说假话、发表误导文章的人。这就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12 07:54
标题: re:传输距离和抗干扰性能,是涉及大新电子提出...
传输距离和抗干扰性能,是涉及大新电子提出的两个观点是不是“虚假我到宣传”的问题,这里我们留给大新电子进一步说明的机会。
5 h1 N. G! C1 I6 P4 @
1)“双绞线“传输距离远”,用的手法是:用同轴电缆(不配套传输设备)传输距离和效果,与带有双端有源传输器的双绞线传输方式比较,“目标结论”是“双绞线传输距离比同轴电缆远的多”!而理论,技术、产品和工程实践的结论恰恰完全相反;”
0 d! ^% y; ~& h- [6 p4 |0 k( b8 \
这是个常识性问题,同志们试过不加“双绞线传输器”传输视频信号吗?同志们用同轴电缆配“视频恢复主机”传输视频信号的几率是多少?前面已经讲了好多次,用平常心态、通常的做法进行比较。
6 k. w2 A- n7 T1 |- }8 o4 ?6 X" |——问题很简单了:第一,大新电子也承认,这是用有传输器的双绞线传输方式和没有传输设备的光杆同轴电缆做的比较;第二,大新电子确实知道同轴传输方式也有传输设备,不过这种比较——原因是用同轴传输设备的几率很少;所以,大新电子就可以不加任何说明的比较出两种“传输方式”的结论:(双绞线)传输距离远,传输效果好。由于将视频信号进行了放大提升,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200米(高质量),有些厂家的产品可以保证900米内达到与现场一样的效果;
大新电子早就明白,同轴传输方式要比双绞线传输方式距离远2倍以上,自己也曾“开发”过加权视频放大器,大概应用机率太少吧;
$ u: Q8 G5 {- h/ q* X5 F值得注意的是,大新电子的一个辩解手法“前面已经讲了好多次,用平常心态、通常的做法进行比较。”依照大新电子的逻辑,我也拿出的“普遍性”结论是:“轿车不如人走路”。但人们追问依据时,我说:人每天走路上下楼,开轿车没法上下楼——这就叫“用平常心态、通常的做法进行比较”;这就是大新电子。
& Y1 ~. ]5 Z& r0 W( J: L
, K; L2 Q1 O# E" p2 p+ W( u
再看,我在81楼节选的文章的一段,它的比较可是“全面的”,结论更有“普遍性”:
2 ~: q9 U, c% X% Z( W1、同轴电缆
% [6 C6 ]1 m; |: [
一般在小范围的监控系统中,由于传输距离很近,使用同轴电缆直接传送监控图象对图象质量的损伤不大,能满足实际要求。但是,根据对同轴电缆自身特性的分析,当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其受到的衰减与传输距离和信号本身的频率有关。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所以,同轴电缆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图象信号,当传输距离达到200米左右时,图象质量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色彩变得暗淡,有失真感。
9 Q9 ?; m j. [
在工程实际中,为了延长传输距离,要使用同轴放大器。同轴放大器对视频信号具有一定的放大,并且还能通过均衡调整对不同频率成分分别进行不同大小的补偿,以使接收端输出的视频信号失真尽量小。但是,同轴放大器并不能无限制级联,一般在一个点到点系统中同轴放大器最多只能级联2到3个,否则无法保证视频传输质量,并且调整起来也很困难。因此,在监控系统中使用同轴电缆时,为了保证有较好的图象质量,一般将传输距离范围限制在四、五百米左右。
* c3 |) o+ D. W7 [. Q2、双绞线
s" }' c0 G- {! G: ?8 \双绞线的使用由来已久,在很多工业控制系统中和干扰较大的场所以及远距离传输中都使用了双绞线,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局域网也是使用双绞线对。双绞线之所以使用如此广泛,是因为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布线容易、价格低廉等许多优点。双绞线对信号也存在着较大的衰减,视频信号如果直接在双绞线内传输,也会衰减很大,所以视频信号在双绞线上要实现远距离传输,必须进行放大和补偿,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就是完成这种功能。加上一对双绞线视频收发设备后,可以将图象传输到1至2km。双绞线和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价格都很便宜,不但没有增加系统造价,反而在距离增加时其造价与同轴电缆相比下降了许多。所以,监控系统中用双绞线进行传输具有明显的优势:
2 R5 A2 B8 h ` G- d8 v
1)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由于在双绞线收发器中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技术,极好地补偿了双绞线对视频信号幅度的衰减以及不同频率间的衰减差,保持了原始图象的亮度和色彩以及实时性,在传输距离达到1km或更远时,图象信号基本无失真。如果采用中继方式,传输距离会更远。……
7 M/ u! r: ^3 z* \" I/ z——比较的方法,更确切的是比较的手法是为“目的”服务的,要的是目的,目的是要“分析出一个结论”:双绞线传输距离,就是比同轴电缆远,都加放大器也是双绞线传的远,图像好;——以前我质疑过这个“作者”:你是用什么同轴放大器做比较的?回答是“我们自己装的一个”,我想,如果需要,这种人也能做一个光端机,得出双绞线比光端机传的距离远,效果好的结论来;
2 v+ I" c' O7 \* N% t& c& u我们没有必要让这些搞虚假无到宣传的作者,承认什么。只要认清他们说的哪些是没有实践依据的“误导”,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就够了。
( F# U3 L! T2 ~3 V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12 19:19
标题: re:这就是双绞线本身物理结构,所能实现的一直...
这就是双绞线本身物理结构,所能实现的一直干扰原理——当两端有对称匹配负载时,就可以实现这个共模抑制特性。这是双绞线本身的特性,两端有对称匹配负载是实现这一特性的必要条件。——这类分析使传统的,都知道。
; g6 I) ?3 Q1 j \8 O
大新电子还有“技术保证”——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技术保证?可以使大新作的设备抗干扰能力更强呢?
2 E8 L' z3 v L
关于与同轴电缆的比较,又是怎么试验测试和比较的呢?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13 01:00
标题: re:91楼:[COLOR=red]以后抄...
91楼:
% f* f( p7 L+ X# d0 X
以后抄别人的东西,要说明出处和原作者,这是起码对别人劳动的尊重。
( c+ ]6 H. r- r.........
* e% u* L" x. R' ]& e8 K6 I7 |我问:同样,双绞线按照原理分析,可以抵消任何干扰,但还会产生干扰,显然这是双绞线本身已经无能为力的了?还能用什么其他的技术保证来抑制呢?.
9 T- i1 K' U; s. w6 k' }
大新电子回答:对不起,“技术保证”无可奉告,你要是虚心点,我还可以告诉你点,慢慢研究吧。
6 m) Z/ F l9 y$ X$ U5 O+ P
...............................................
# k% O* A/ p: X- m不要担心“技术秘密”,上面提到的“当两端有对称匹配负载时,就可以实现这个共模抑制特性。这是双绞线本身的特性,两端有对称匹配负载是实现这一特性的必要条件”
! H5 J1 M& J/ {, v* G; {——我只问大新电子:你所说的技术保证,就是指这个平衡抑制干扰原理本身呢?还是除此之外,另外的电路处理方面的技术保证。不涉及你任何技术秘密。
5 j" M( n7 C. j6 }7 O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13 18:50
标题: re:就103楼大新电子回复,从技术层面上探讨...
就103楼大新电子回复,从技术层面上探讨,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这个回复:
/ }' y* b; R' z& [) k' B
1)你说“从抗干扰的原理上,你看是同轴电缆还是双绞线的抗干扰强?这一点你比谁都清楚”——我不清楚,我从理论上分析不出谁强谁弱,原理上定性感觉应该双绞线抗干扰能力弱,但还作不出准确结论;——大新电子有这么肯定的结论,倒可以从理论上分析给我们看看。作为科学结论,还应有实验验证方法配套,也希望能一并介绍;
7 ~ @0 L; @+ w" |
2)你说:“这一点你比谁都清楚,产生干扰的原因很多,有线缆的问题、有设备的问题等,“线缆的问题”这你我都没有办法解决,你我要解决的是设备的问题,要解决设备抗干扰问题,首先你需要明白抗干扰的原理,其次你要解决......再解决......,我想了想,还是不告诉你,这是技术秘密,牵涉到竞争力的问题。”——我没有套你技术秘密的用意,既然你也认为“,“线缆的问题”这你我都没有办法解决,你我要解决的是设备的问题,要解决设备抗干扰问题,首先你需要明白抗干扰的原理”,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可能再用电路处理的办法,提高供双绞线传输的模抑制干扰能力了!?就算可以再提高一些,你又怎么知道,用什么理论和实验验证比同轴电缆的强多少呢?——不会还是技术秘密吧!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14 06:31
标题: re:[COLOR=red]即使是有限的平衡,...
即使是有限的平衡,也会比非平衡具原理有优越性!
3 k" |* H* x& p对的。但有条件:
8 H1 V9 h! D' r# i/ H, `
1.比非平衡双绞线方式优越(双绞线接BNC非平衡方式);
) I9 v% j n# S6 L! y5 o% V2.比非平衡平行线优越(平行导线接BNC非平衡方式);
' k% d* c; c7 [& q
' X& Q) Z) U4 Y$ @( }, J
但比同轴非平衡传输方式比,优越性的依据你能阐述一下吗?很想领教,但愿你不会只说结论,不谈依据吧!
3 o+ C& f/ q" r: K+ k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14 08:05
标题: re:iqq——119楼:因为平衡是相对的有限...
iqq——119楼:因为平衡是相对的有限的,电路的共模抑制有效工作范围并不大。
7 J, t: P4 d' m+ g& x你不是喜欢数据的,不妨列出数据:平衡是什么范围的有限,共模抑制工作范围不大,是多少?既然不大,依靠你强大的实验能力,给出个数据范围吧。。。。。。。。。
$ V3 g+ o Z* O9 Z4 K% D+ M0 K4 q1.定性分析,我已经在118楼介绍了;
# ?% A/ S: w2 ~( R1 B7 }2 W0 M
2.“平衡是什么范围的有限”,是以实际线缆和周围环境的“有限”,不是“绝对平衡”的有限;
: u1 }. c- f; R
3.“共模抑制工作范围不大,是多少?既然不大,依靠你强大的实验能力,给出个数据范围吧”
& Q1 h* F i1 b/ j T: ?% h$ Y
我的原话是:“电路的共模抑制有效工作范围并不大”——“共模抑制有效工作范围”少于实际电路电源电压范围;
) i' a5 ~3 {9 n0 }! c; q! B....................
0 G4 q( Z% V( j/ g
iqq:“即使是有限的平衡,也会比非平衡具原理有优越性!”——请解释一下,这是第一此听到的新概念,值得探讨;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18 19:08
标题: re:主题帖中介绍了“常见双绞线传输器的通道特...
主题帖中介绍了“常见双绞线传输器的通道特性”,并说明:
4 d- T# ^: D) A' z
下图是国内市场常见的,宣传力度也不少的“外国”产品和几种国内产品的实测通道特性照片。通道特性大同小异,照片具有典型代表性。
- Y1 h5 P' v, N' P3 s. [! W; z
& \$ Z9 Z" R% d& p1 T6 r
此主题相关图片
- R$ f6 i4 S3 o
0 j3 h2 b5 G3 U8 K% N[产品通道特性分析]
1 F2 g% C' f# k6 R3 [& p/ q1) 1200米的标称传输距离上,产品四种可能设置档位,都存在严重的“通道缺陷”——通道带宽实际只有3.5M左右,是截止频率为3.5M左右的“低通滤波器”;这好比是一条“标称”6车道的高速公路,而实际只有三个半车道,拨码分档的“粗略补偿”效果,好比路面的“不平度超标”;
( ]3 ~) d: M* w: Z7 Y
2) 从图3、4可以看出,对应1200米双绞线传输的高频(3M以上)衰减,传输器的高频补偿能力远远不够。实测这类标称1200—1500米的产品,勉强可以用到900米左右,“勉强”是指把失真度要求适当放宽;
8 R; L, e4 a2 ~0 K4 i" Y4 M
3) 用这种带宽3.5M左右通道特性,传输我国PAL-D制式0-6M的视频信号,要实现“看不出失真”和“图像可以和光端机媲美”,可能吗?难怪有的网友说:“实际效果和宣传的根本不一样”,事出有因;
0 e# `: K3 c' s4) 目前测试的这些产品,都是朋友们在工程应用中购买的,设备传输特性基本一样,还没测到优于这些特性的产品,我不能说没有,希望只是我还没见到;如哪个厂家朋友很自信,可以把这种通道特性实测结果介绍出来;
- J7 z' p# N3 g- U# h f3 v9 }; N
5) 这些产品在工程中已经用了不少,但这并不能掩盖这是一类具有严重通道缺陷的问题产品;
: k0 D/ Z* t3 m! c$ |0 y- C………………………………………
. }; g% R2 p7 B; d许多朋友邮件或电话问我:有这种通道缺陷的问题产品,大概有哪些类型呢?
5 _# o* M9 L! h5 J. }% Q* g) u% S
① “NVT”产品,这里我打了“”号,是因为我们没有测试到美国产的原装双绞线传输器。这里说明几点:NVT网站介绍,产品带宽5M,这是NTSC带宽,不符合我国PAL-D标准,要进入中国视频传输市场,必须进行改造,但未见过有符合中国标准的产品,这种国际惯例,我想美国NVT厂家应该很清楚;所以,中国市场上,没有NVT原装产品的销售渠道,4百美元左右一套的豪华价格,也进不了中国市场;所以不用讨论NVT原装产品;
{1 d% D t" y& H2 O) E, k② “NVT”产品——我们暂称为带“”的NVT产品,至于是否有“授权”或“许可”,我们无从考察,但确实打的是NVT“品牌”,英文说明书,价格略高,在中国市场有一定份额;测得的这类产品通道特性,基本和上面照片类似,在3M左右,有一个“谐振峰”,力求补偿高频衰减,幅频特性的不平度更严重;实际也是一个截止频率为3.2-3.5M左右的“低通滤波器”特性。从厂家产品介绍:无源传输器传输距离为250——300米来看,也属于这类没有技术标准的“问题产品”;
% K/ f1 N7 Z2 N
③ 仿NVT外观结构的帖牌产品,板子是帖片的,机壳很像NVT那种小塑料黑壳,包括连接器,电源输入等,有大量OEM帖牌经营网络;这类仿制品市场面可能比较大,这类产品通道特性,和上面照片基本一样,大同少异;
! Y6 J$ J" g& M" f$ q4 g3 F+ A* U④ 部分自己“研发”的产品,因为听购买产品的用户朋友介绍:厂家就说赶不上“NVT”产品。所以测的不多。
- y3 e/ \( k* v+ b) a; M" d. f! \. i这里需要明确几点:
2 d- S' f9 Y% b" F& `7 U$ A. H) a9 |( `
1. 通道特性只是多项视频失真度指标之一,但它是最基本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达不到,其他指标无从谈起,如DG,DP,信噪比,可靠性等等。
3 \0 d" ] a2 O5 @, c2. 还是那句话:还没测到优于这些特性的产品,“还没测到”不等于没有;
2 e7 W+ g+ i) \; p- _3. “目前测试的这些产品,都是朋友们在工程应用中购买的,设备传输特性基本一样,还没测到优于这些特性的产品,我不能说没有,希望只是我还没见到;如哪个厂家朋友很自信,可以把这种通道特性实测结果介绍出来;”——如果还没有这种通道特性测试结果,可以到有关部门测试,我们也可以帮您测试,费用可以考虑减或免;
, D- m* l. O- c. [/ e# [: R& j$ c3 }
4. 这里只谈“问题产品”的基本“技术问题”,有关应用、生产、销售等其他问题,不在讨论范围;所以希望就“技术问题”进行讨论,或争论都可以。
' j3 P. c8 d- I5. 虚假误导宣传,属于揭露和曝光问题,希望能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
5 u/ G f8 Z. }, ~; ?4 b4 o$ V$ H, {6. 把产品做好,把市场理顺,让工程商放心的用上能为工程增添光彩的双绞线传输产品,这应该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吧!
* ]( O$ u6 t) s6 s e6 T3 Y0 w9 @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0 07:08
标题: re:很好;3、6、9百米特性还不错。不明...
很好;3、6、9百米特性还不错。
. ?# y# ]/ k8 d" C不明点:
8 G; c3 q+ J0 V工程应用中,距离是任意的,如何实现任意距离的通道特性。产品有哪些距离适应设置?
) D( G7 t/ o( `
应标明在不同距离下产品控制状态的设置(拨码开关状态);
3 e1 S6 b* F$ n; h8 P( [参考主题帖:
- g/ _( Y( M* W0 l, ^
一)常见双绞线传输器的通道特性
$ z9 I1 h6 z8 C( U6 I7 v7 Z[测试条件]
5 \0 v& N7 G' F: [: W j% C' |8 _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0 20:53
标题: re:大新电子:无任(论)在任意长度,基本满足...
大新电子:无任(论)在任意长度,基本满足EIE的所谓“-3dB”标准;
) V4 H* N+ V+ g( Y............................
* c$ {! K" P3 r" m: L0 \
大新电子这个解释可以这样理解:
( o& r' h; B! D3 J) I+ s8 R
只要在有几个长度段上满足,就算“满足标准要求”,还允许有“不满足标准要求”的一些长度段存在;
4 ^+ g, k# G2 L6 K, i; K5 g! {
! H% X7 x* H% s3 G5 @
大新电子这种设置,理想情况下,也只能认定在1200米之内不能满足“-3dB”标准;
) F' R+ C! B! ]7 ]8 n& d8 Y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0 22:36
标题: re:大新电子:[COLOR=blue]E...
大新电子:
) F: [2 l& V2 n: j: I! n
EIE:
1、1200米任意长度内满足“-3dB”要求,你别说别人不满足,你的满足?!找个时间我从你的所谓的“专利”给你好好计算一下,能不能任意长度满足“-3dB”要求;
! t; O5 c$ {2 i0 P' l) t6 h
——如果我的不满足,也应属于不满足“-3dB”通道特性要求;这里没有人情关系!你的不满足,也是一样的。——我们的产品没有距离分挡控制,是连续可调的补偿特性,包括幅度和频率加权补偿控制,都是连续的,在标称传输距离内任何距离上,都可以调出欠补偿、过补偿,在这两个状态之间,就有完全补偿。用户如果只看图像调试,那就是图像最清晰点,但我们明确指出,靠这种主观感觉调试,要想达到“技术指标合格”很难;要实现“技术指标合格”用示波器就可以解决;
: j6 f( q0 l9 x2 H6 x4 ?
2、“-3dB”在施工人员眼里是什么概念?“-3dB”和“-4dB”通过图象你能分别出来?!笑话!别拿这些数字来糊弄人。——传输产品技术标准与具体工程图像主观感觉不是同一个性质问题,除非你也把自己的产品出厂标准,按照工程图像主观感觉来生产!!!
7 P E( X Q/ V- @5 Z$ E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1 04:17
标题: re:1[COLOR=blue]、“如果我的不...
1、“如果我的不满足,也应属于不满足“-3dB”通道特性要求;这里没有人情关系!你的不满足,也是一样的。”
8 `% s1 V9 ~* j5 I! O5 g你的也不满足,说了实话了!那你就把顶楼的贴编辑一下,实事就是的给大家一个正确的完整的信息,不要以偏盖全。
, U4 [+ S% `$ R8 `
——“你的也不满足,说了实话了”——这大概是大新电子的期望吧!
+ g n$ N! \( A3 u8 N
——我根据大新电子提供的的资料,按照同一个标准认定为:大新电子的双绞线传输器,可以在几个"特定线缆长度段"上满足“-3db”要求,在其他线缆长度段不能满足“-3db”要求,所以这个产品属于不能满足“-3db”要求的产品,也就是属于具有“通道缺陷”类的产品;
' N$ }3 }7 i7 V3 ^2)EIE加权抗干扰器产品系列,我在138楼说过:EIE的产品没有距离分挡控制,是连续可调的补偿特性,包括幅度和频率加权补偿控制,都是连续的,在标称传输距离内任何距离上,都可以调出欠补偿、过补偿,在这两个状态之间,就有完全补偿。用户如果只看图像调试,那就是图像最清晰点,但我们明确指出,靠这种主观感觉调试,要想达到“技术指标合格”很难;要实现“技术指标合格”用示波器调试就可以方便的解决;EIE的频率加权专利技术产品,加权视频放大器,视频回复主机(是多路加权视频放大器),加权抗干扰器,加权平衡传输器等都具有这种连续可调的“精密补偿功能”(视频恢复)。
' i/ j4 J6 T+ `3)标称传输距离确定原则:EIE确定加权平衡传输器最大传输距离,是以传输器能够实现0-6M完全补偿的最大传输距离(超5类)来确定的。ET3010加权平衡传输器(基本传输型),标称最大传输距离为1200米;当把双绞线传输距离加大到1500米测试时,尽管图像主观感觉“很好”,但通道特性已经出现严重的“通道缺陷”,所以1500米不能作为产品有效标称传输距离;
6 b9 }) e4 _& l |# F( ?4 C' ]4)大新电子说:你的产品出厂标准是以10米、50米、100米还是300米为单位进行检测的?假如你在450米处通过你的实验室调得非常好的“通道特性”,你怎么保证施工调试人员在600米处能调得非常好?
" A1 o- \! B V! Y! w
1. EIE品牌产品,不需要“以10米、50米、100米还是300米为单位进行检测”,450米也好,600米也好,就在监控室看着监视器图像质量调试,图像好坏的基本判断能力工程人员都有,亮度对比度调到“正常水平”谁都会,然后调整“频率均衡”,寻找最清晰的图像点,判断模糊和清晰,也不要很高学问吧,找到最清晰点也可以继续加大补偿,这时会看到图像变形、刺眼,我想工程人员都会把位置定在“最清晰点上”——这就是频率加权产品独特的“图像质量恢复和控制功能”。——这一切的技术基础就是:频率加权特性如何能够在任何距离上保持与电缆衰减特性“相反互补”,补偿的失真度控制在“-3db”以内;——这与距离分挡补偿方式本质区别在于,距离分挡——图像质量“好与差”就只能是这个距离挡了,再没有办法改善。附加的“幅度微调”功能,只是亮度对比度的调整,没有频率补偿调整功能;
0 K' |; u. G4 [- Z
9 i# K* K X, l8 p$ S
2. 当然,前面明确指出,靠这种主观感觉调试,要想达到“技术指标合格”很难;要实现“技术指标合格”用示波器就可以方便的解决;示波器是每个工程商资质审查时,必须具备的常规测试设备。记得上海一个一级资质单位工程验收,甲乙双方都认为“图像很好”,但由于时重点工程,必须通过权威部门的技术检测,检测结果是有些视频通道“不合格”,总结论:不合格。监测人员下面透露:高频特性不够;他说,当时不知道有频率加权补偿产品,如果有这个,我当场就能叫他“高频足够”;
1 } O8 [+ R7 D5 l* ?+ t) X6 ^
3. 把你的设备搬到现场去?不现实吧!我干了十几年工程了,也算个老调试员,我也没办法保证调出“-3dB”标准来,所以,你啊别老拿“-3dB”来说事,想想怎样能让调试人员尽快调到达到行业或甲方的验收要求。——这里,第一个可以明确的是:大新电子自己也没办法保证调出“-3dB”标准来”,第二,包括应用大新电子的产品,自己也调不出“-3dB”标准来”。
; B1 h: o4 l+ H6 C" B7 R5)大新电子说:“有些厂家确实是按照工程图象主管感觉来生产,这不指你也不指我”——公平的讲,大新电子力求达到更好的技术指标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技术还差一大步,也是更难走的一大步。如果路子走的对,还是有可能成功的。但现在看来,他还是在错误的路上奔跑。包括对技术对人。看看最近大新在这里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EIE(指我)的,这里举几例:
' R9 {0 b% Q( @$ K% J
5 P4 \- a7 {( x' W! `( R: EEIE的所谓专利是什么?我在专利局查了一下,跌破眼镜!如果你了解调频收音机的话,它选择频率是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达到改变电容的目的,EIE的专利就是这东西,高深?!这几年来,EIE为了宣传它的视频恢复主机,一直贬低“双绞线传输器”,现在视频恢复主机的销路越来越小,开始生产双绞线传输器,哎呀可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 d% f% {0 U! p- H3 @
$ T; ]: ?" w" m, b% s
双绞线传输器电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1 19:28
标题: re:如果大新电子这个题外话的帖子存在,我就不...
如果大新电子这个题外话的帖子存在,我就不可能不以题外话回复。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2 04:49
标题: re:[COLOR=blue]我当初刚开始做市...
我当初刚开始做市场也宣传专利,专业点讲:“专利”是市场行为,至于鸡肋式的“实用新型专利”,更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国家专利局审批下来的有时候也不准确,我还见过一个人给我们介绍他的的发明专利,我查询了下,确实有批准,可是国外很多厂家的产品里面早于他几年就集成那个专利技术在里面。这些东西唬唬新手还可以,即使做市场有两年经验的业务员都知道怎么回事
6 F5 D* e( }( M& \1 \
——lqq的结论是什么?一切专利都不可信!是不是这样?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3 23:15
标题: re:我在另一个帖子里说了:凭设想做出判断,把...
我在另一个帖子里说了:凭设想做出判断,把这个判断“结论”再变成要说明的产品性能。这就是你们的惯用思路和手法。于洪版主质疑你的问题,多数也属于这一类;
6 V; A' p8 L# q: q6 G# u7 Y——
, z: q' Y$ F6 H9 L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4 05:52
标题: re:“大新电子理论计算公式”——双绞线传输衰...
“大新电子理论计算公式”——双绞线传输衰减主于频旅游关系,与其他无关;——“伟大的发明”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4 06:40
标题: re:1) “大新电子理论计算公式”——双绞线...
1) “大新电子理论计算公式”——双绞线传输衰减只与频旅有关系,与其他无关;——“伟大的发明”;
1 z; Y' I2 {# ^' s5 G3 X6 l0 P
2) 按照这个公式,B=2*(f)1/2(db)——大新电子修改为100米的衰减;
2 d; r5 _+ }# J. `/ H3) 6M频率:衰减量为B=2*(6)1/2(db)=2*2.45db/100米;2倍以上的误差,1000米,B=2.45*10=24.5db;实际超5类线为46db;——差多少?
" f: z- J/ {6 x# ]7 A; P4) 低频50Hz计算:50Hz=50*10-6MHz;B=2*(50*10-6)1/2==2*7.07*10-3=14.14*10-3=0.01414db/100米;1000米,B=0.1414db/1km;几十倍的误差;
' ` J E4 O- _4 a5) “大新电子理论计算公式”要告诉大家的是:双绞线的衰减,只与频率有关,与距离无关,后来又更正为是100米的衰减,——与结构参数无关,2、3、4、5、6、7类线,都一样!!!!????
6 R% q$ f; e( b1 m" V! c: i, r! J6用这么一个“天才的公式”,和一个“用来说事的电路”,“计算出来一个不能完全补偿的结果”,用来质疑EIE加权平衡传输器“不能实现全补偿”;——这就叫自作聪明的表演;
5 e& q/ ]' \$ E/ B/ b人格,是自己言行写就的历史现实。
5 v! m! m7 p2 T& B$ h
. ^: m/ D( r0 }3 v, W8 g6 b/ w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6 00:40
标题: re:前面计算6M,是有一个粗心错误;抱歉。...
前面计算6M,是有一个粗心错误;抱歉。
( ^, o) T- C' E4 P0 r
大新电子172楼的“质疑电路”和质疑算法
: a, Q+ @! X9 N' r: t& c1) 根据他自己臆想出的一个“质疑电路”,提炼出一个运放的增益:A=1+RF/Rf’
0 S8 ~( E3 ~% `( ~! w$ h* w
Rf’=Rf//Zc=(Rf*1/ωC)/(Rf+1/ωC)
, t1 h7 G! J' `& O' G, QA=1+RF/Rf+ωC*RF
0 f5 D5 b/ D t. n7 u2 |
当RF、Rf、C一定时,我们可以画出频率和增益曲线图:
' Y. ]; w/ @5 ?7 D3 l
可见,增益和频率成线性关系
2 j' Y' z+ ^6 l' Y8 z5 a f
8 E: |. }" M4 j! h( N- a B2) 按照分析的计算公式:A=1+RF/Rf+ωC*RF
( d3 P2 {; ^2 }* G8 v+ b( i公式中的RF、Rf、C的数值为一定,们把(C*RF)定义为另一个常数K则上面的公式简化为:A=1+RF/Rf +ωK
0 B I, x, L: F
3) 计算增益与实际衰减的差:
/ `3 Y1 x4 n, `ΔA1=0;ΔA2=2.5dB;ΔA3=3.99dB;ΔA4=6.04dB;ΔA5=4.98dB;ΔA6=2.40dB;
- I& Y$ V+ W/ ^9 e- g! C
我们作出下列幅差特性图:(略)
6 z2 M' M! M [+ i7 q+ w3 Y4)后来大新电子又根据实测数据,搞了一个“仿真计算公式”,算出一套“实测数据”,和补偿“计算公式”算出的“理论数据”,比较出“不能全补偿”的结论,并做出质疑;
4 X' x$ S2 Y M/ V/ A/ V- j& v我们来认识一下大新电子最近的做法:
) n% I* B. s# h5 h
1. 要弥合一个“测试曲线数据”的仿真计算公式,不算难题。臆想一个仿真计算公式,把计算的误差说成是产品的误差,这就变成了伪科学。你首先要证明:你这个计算公式的客观准确性是否成立?还要证明,你划出的那个“说事电路”与比较的产品实际,有什么最起码的可信性?——而不是以主观臆想质疑的?
d/ v [8 x" s& M I0 k
2. 根据实测数据(db结果数据),搞了一个“仿真db数计算公式”,算出一套“实测数据”——计算线缆衰减的计算公式,可以直接按照db计算,这还是大新鲜子的一大发明;看下面:
) z! a7 ]9 Z2 M$ T
3. 关于低频:“指几十千赫兹以下的频率”和取50赫兹计算问题:视频基带0—6M范围,6M/0.5M=12(倍频程);0.5M/50=10000(倍频程);——视频信号的最低频率,这里取50赫兹还算高一些的,场频多少?慢变化的场景频率还要低得多。不要说10、20Hz,“50Hz—6M”共有12万个倍频程,才算了后面最少的12个,还有1万个“忽略了”,为什么不考虑呢?如果认为上面的基本频率范围概念你还明白,那“心理有鬼”的帽子就该物归原主了;
@$ D& t$ g# V$ U5 P
4. “适应性可变频率加权技术”问题,你大新电子还没有入门,最多估计也就是知道一点概念,然后用你擅长的主观臆断想象几种电路,瞎分析一顿,用来“质疑”EIE的产品,这恰恰暴露了你技术上的“初级阶段”和不善意图;
$ X1 [* i" V: i4 K$ X1 E8 O* B7 K% w5. 这又一次从反面证实了:大新电子的产品确实没有解决“通道特性问题”,正像他自己前面所说的“我干了十几年工程了,也算个老调试员,我也没办法保证调出“-3dB”标准来”;——这可是大新电子自己主动到这个主题帖所指的“问题产品”类里,报道来了!
# t; ^- P/ D3 |8 |3 `8 m
3 B6 [% p- W/ A: [: b% Q+ N0 W
6. 附带引伸一下,视频基带带宽0-6M,射频传输一个频道带宽8M,微波和卫星频道27M;信号处理的技术难度,就是相对频带宽度,简称“相对带宽”——信号频带上下边频之比,射频传输只有百分之几,微波只有千分之几,光缆就更少得多了,相对带宽越小,技术上处理频率失真越容易。而视频基带带宽0-6M,12万倍以上的“相对带宽”,这就是视频基带传输技术处理频率失真难度大的原因。四年前,我曾说过,当时介绍的一些双绞线的传输技术,最高估计是把科研的阶段成果拿来当产品。因为,它没有真正解决“适应性可变频率加权技术问题”,“马马虎虎”用几个分段补偿,通过看看图像,自己能接受,就算“成功”,就算 “产品”;——经营理念:靠加大虚假宣传力度;——四年来,每当我提出双绞线传输的虚假宣传问题来,就有部分“当事人”出来顽强对抗。——本来,如果你是一个有诚心的企业家,马上能够在“痛定之后”,深思自己的产品和宣传上是否有这个问题,加以改正就是了。据我所知的部分公司这样做了,修改了自己的宣传;这次我又提出了“通道特性”,“有缺陷的通道特性”和“问题产品”的一些分析,广义上讲,是想也能引起部分厂家和广大用户注意和了解,慎重对待这一现实;用户的反映是心中有数就够了,产品厂家反映不得而知。大新电子算一个典型,自动但不自觉的来“问题产品和虚假宣传”队伍里报道了;
. K+ s6 A3 P7 A4 ^& b( `
5 F, t9 q: P7 k9 W2 M5 J
7. 从已经掌握的技术来看,加权平衡传输技术基本解决了一些双绞线产品存在的技术缺陷,技术上的问题是“没做好”,不是做不到。EIE有信心稳步打出自己的民族品牌,也愿意与有诚意,有魄力的厂家合作,共同发展;
/ s$ i+ X+ U( l* g( p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6 18:02
标题: re:跑题,呵呵,我技术不行,我大部分听别人说...
跑题,呵呵,我技术不行,我大部分听别人说,你可以研究啊,即使这个IC不带补偿,带补偿的IC多了,我贴出的带补偿的IC英文图片怎么就没有见你这么快回复。
0 H% c) p x% d: Q; v......................
8 S4 \" y" B( q3 H1 v2 p# u& n
后面“带补偿的IC多了”,这句话是不是也是听别人说的?
4 O( B* q' B2 k& `1 P' M" G
——这两个“带补偿的IC”可是你帖出来的?我要你明确,到底有没有补偿?请正面回答!至于你说“带补偿的IC多了”——出了具有亮出你“渊博的技术知识”的功效外,还有别的意义吗?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7 00:56
标题: re:等什么时候你那个“说事电路”画的、分...
w3 u y3 P j- n- d
等什么时候你那个“说事电路”画的、分析的增益频率特性,与这个双绞线“衰减频率特性”能够保持相反互补,你再来质疑不晚!!!——
8 i8 Z% f! X o- k
“所以在双绞线传输中,在一定的传输距离内是可以做到全补偿的,这个距离我还没有合算,但传输1200米想进行全补偿是不可能的”
2 H0 z$ [8 u" q u+ h1 a——4年前,加权视频放大器刚出来时,也有人说“根本就不可能”——
9 U/ ~6 N% V- f" Z) k, @
大新电子今天说,“传输1200米想进行全补偿是不可能的”!
, m& c+ j& K1 C2 i. Q" a, n
我可以告诉你:大新电子不可能,EIE做到了!
+ q) Y# H" y/ h0 J5 Z# R+ I想让我指出你的问题在那里?我不具体指出,不说出“技术真相”,你就咬定“是假的”。——耍这类小手腕,你不觉的脸红啊!
p% x$ r1 e' L8 L2 d" Y$ \7 _反映慢,抓不住主要问题,钻牛角尖——这是你从学生时期就很突出的老毛病,现在加上你的动机不善,会使你的问题加重的。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7 06:51
标题: re:大新电子:“[COLOR=blue]我呢...
大新电子:“我呢也不想多说什么,我们共事了6年多啊,谁的肚子里有多少水都知道;”——好大的口气!
6 P/ Z4 L5 M% {* s“你也别说我耍小手腕,我也不说我耍小手腕,这样吧,前面有位朋友提了个建议:找个权威部门测试一下,费用我来出,好吗?如果达到了,我向你道歉,如果达不到,你向大家道歉。”
1 a& t6 t: R1 C+ a L8 t# p…………
8 p2 t8 U. P n* |1) 这里是技术开云(中国)官方,不是小孩子玩家家互相赌气,有劲使到正道上吧!
, J& f9 M5 }$ j9 Y* e2) 关于检测:几年前我们就亲临上海公安3所联系过了。如果这类设备是必测产品,那现在市场也就不会这么乱了,浑水摸鱼的也就不会那么多了,虚假宣传也就无用武之地了。厂家怎么做,那是各家自己的事情。EIE是走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发展路。采用自己开发的专利技术,自立自己的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发挥检测设备的优势,打造专业水平的产品,帮用户打造高水平的工程。产品开发中的技术指标,生产中的质量控制,返回产品的技术分析,工程应用现场的直接电话咨询服务,国内大型展会的现场演示和讲解,这就是我们路。产品性能的技术检测,我们有和权威部门相同型号的检测设备,有自基质量控制的标准。这既是我们自己信心的体现,也是我们对用户负责的体现。我们在宣传上,我们搞视频基带传输,就把用于传输的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的真实传输特性告诉大家,并在网上公开,把应用这些传输线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问题(频率失真)和解决方向(频率加权补偿)告诉大家,首先我们自己不搞虚假误导宣传,并坚持揭露虚假宣传;这就是我们自己坚持走的路;
3 q9 w- _; A+ ^. G3) 大新电子近可以购买任何一家的产品拿去检测,也可以选择各种曝光方式。那时你自己负责任的事;
. }, T# c- _. T# h! _# X4) 本帖里,关于大新点子的产品通道特性问题,关于达不到“-3db”通道特性问题,关于虚假宣传“新版本”内容等问题,都是大新电子在这里自己公开的,没有一条是别人主观臆想的;
6 k" c# g H! G" g, L# b
5) 关于大新电子平主观臆想对EIE的攻击,与洪版主已经归纳了一部分,大新电子还没有做出解释;
8 m% |8 q, E% O1 T4 ^$ j6) 最近,大新电子又反复利用自己臆想的“说事电路”,参照我们实测的双绞线数据,得出“不能实现完全补偿”的结论,并把这个结论,用来质疑EIE产品,大新电子公开说:“我们得出结论:EIE的全补偿图并不是它产品的真实图片,涉及伪造的嫌疑?”,明眼人可以一眼看出,这个结论,只能用来说明大新电子自己画出的“说事电路”,引伸到EIE的产品,显然就成为公开的诬蔑核攻击行为了。我几次提醒大新电子:你首先要证实,你那个“说事电路”与EIE产品到底有什么联系?把你那个结论引伸到EIE产品,又什么依据?
; L" Q8 W; o _, D7) 这里我要提请版主和广大网友注意,大新电子这种利用开云(中国)官方,毫无依据的攻击行为,已经违背了开云(中国)官方的原则。拿不出可信的依据,你必须在这里公开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有同类事情发生。
/ G% S! X7 N+ S" d8 X2 j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7 17:46
标题: re:我几次提醒大新电子:你首先要证实,你那个...
我几次提醒大新电子:你首先要证实,你那个“说事电路”与EIE产品到底有什么联系?把你那个结论引伸到EIE产品,又什么依据?
( }2 e0 a$ b. U) y
这里我要提请版主和广大网友注意,大新电子这种利用开云(中国)官方,毫无依据的攻击行为,已经违背了开云(中国)官方的原则。拿不出可信的依据,你必须在这里公开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有同类事情发生
1 q% S3 d. o9 o: @! _4 G
2007-06-27 09:11:4——大新电子——
) E; a( G& X. H& u" k# K
我们从你的专利图、原理图及应用图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前面都有了--你现在的产品做不到,你涉及伪造的嫌疑,它不是“虚假宣传”这么简单的问题了,这是科学,它涉及一个做技术的最最基本的品德问题了。
- Q9 X! M+ O8 j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8 01:25
标题: re:引用---lqq:[COLOR=blue...
引用---lqq:也不用EIE1992送检,只要EIE1992表示同意,楼上的直接购买一台“平衡传输器”设备送检
2 V- f# D4 S. o. |
——方法你已经提出来,还再说什么。
9 v; v8 q# k0 \# J$ x w8 W( h前面我就说过:大新电子可以购买任何一家的产品拿去检测,也可以选择各种曝光方式。那是你自己负责任的事;
. [8 M2 _2 ]. s: T% t+ u N4 }
这是我明确的回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看不懂么?
3 I Y w8 F& `0 F1 P0 Y# ]
' L1 R8 n' c( i* E
引用---大新电子:EIE又拿出个“老师的忠告”压我,对不起,你最好让王老师跟我说,让她说句公道话,好吧?她说得在理,我马上收笔!
7 J2 \' |2 f$ i: a6 S' k) o; j这种话你去问问你的主心骨,唐朝阳他自己信不信。所以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只是我前面说的小手腕而已,
: R3 K% b3 O( ^- w# {: o ]1 A
引用---大新电子:合适的时候可以再开一个贴,不过这两天有点忙,我没有时间天天泡在这儿;这也是小花招,这招不成还会接着来的。你还拿着鸡毛挡令箭。通篇都能看出唐朝阳的目,还有必要重复么?
$ z3 G% Y1 }% [; P
* \. m; X, l- I* n& K另外,你lqq,我感觉你是不是对“鬼辩论”很有兴趣,自己回头看看的所有言论,让我想起以前电视上曾经有的“大专辩论会”---一个命题可以正反两方面都能侃侃而谈。别告诉我你只会耍嘴皮子。回避自己“12点”,回避自己提出的“带补偿的IC”,绕来绕去的跟在别人的尾巴后面乱转,应了我们山东人一句老话:“光着腚推磨,转着圈丢人”。你在这里积累的毫无技术内容的无聊帖子,数量已经很可观了。我说过:“人格,是用自己言行写就的历史”你无法抹去,也无法更改。要谈技术你就正面谈技术。路,是你自己选择的,你也可以选择赞助TCY多购买几家的产品送检,然后曝光,行动比语言更有力的,谁也挡不住你,也不会有人阻止你。
7 Z7 o& T/ f, R$ _2 |3 E* N
; W$ u# M/ x5 M3 k5 `* m5 A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28 20:55
标题: re:TCY:前面从原理上进行了计算,我们有把...
TCY:前面从原理上进行了计算,我们有把你的有关的专利与运放的基本应用进行了对比,你还看不出它们的关联性!
7 X0 f9 ^0 u0 E7 k+ @$ W( e6 V
——还记得吗,我国引进日本的电子产品,有的包括20多项专利,汽车更多;加权平衡传输器包含两项以上的专利技术。你仿照一个加权视频放大器专利原理图,画个原理电路,分析一个“不能完全补偿的结论”,然后就说是EIE加权平衡传输器产品的性能,不觉得可笑吗?只要能达到你的目的就行——这就是你的行为:靠你主观臆想电路和分析得到一个不是的结论,攻击EIE公司产品。这就是你必须承担责任的。
" y4 y- O4 z0 E, `“关联性”——你画了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电路图,就可以证实是EIE的加权平衡传输器?你是张家港人,和张家港有关联性,这不可否认吧,照你的逻辑,唐朝阳的德行,就是张家港人的德行,张家港人会同意吗?这就是大新点子的逻辑和手法。
0 a: a" s# K: |* V% e产品是否送检,是各公司的事情。现在你又来一个小手腕:“不送检,就是虚假”,这套幼稚的小玩艺,除了暴露你们自己的不善目的,还有其他用处么?
; B* Q( } p2 _& }% j从本帖开始到现在,大新电子有“气壮如牛的”的来势,逐步自己就亮出了大新电子产品的不合格特性,并自己公开了虚假宣传的文章,现在又进一步用“小手腕”在添加你的“人格魅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形容某些蠢人的一句古话”(毛泽东)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6-30 20:06
标题: re:1) 感谢TCY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了我的几...
1) 感谢TCY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了我的几个专利,又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就像前几年“9先生”公布我的假圈视频放大器专利一样,我一样感谢,因为比我自己公布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4 i E) z. D+ o, U) a4 S2 q2) 懂得专利常识的人都知道,所采用的“放大器”,可以是各类运算放大器,分立元件放大器等,不属于“权力要求范围”;——所以专利原理或实施例所述电路,与采用专利技术的实际产品,可以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也顺便揭示了lqq关于用“带补偿的IC”那IC也成了EIE的专利了的质疑;
6 K* o: Z( q( t- `, P5 `7 F/ t. p
3) 看看专利内容,比较大新电子画的“说事电路”,不要说加权平衡传输器实际产品,就是专利内容,也是与大新电子所画电路大相径庭;——大新电子看了专利,却画出这么一个四不象电路来说事,显然是有目的的。所以我说:大新电子不能实现全补偿的分析和结论,只适用于,也只能说明大新电子这个“说事电路”“不能实现全补偿”,把这个结论推广到EIE加权平衡传输器,大新电子至今也是拿不出任何依据来证实。——作为传输技术,专利中描述了前后两端多种频率加权、去加权网络组合,大新电子,只是模仿了加权视频放大器一个后端一种补偿原理,来对加权平衡传输器“说事”,显然是一种“故意”的不善行为;
1 [) o, k+ {' T4 {+ s r4) 大新电子说“他所描述的补偿的幅频特性图都是线性的”——实际上这里没有线性可言;
8 E1 r1 G2 f: |% W4 b( @5) 大新电子说:“在着儿,我再罗嗦两句,我是张家港人,张家港在苏南,属于南方;以前烟台人对南方人有个称呼叫“南方蛮子”,什么意思呢?就是南方的不开化的、没文化的人,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这么讲了,想不到,EIE还存在这样的想法!”——也只有唐朝阳这种有“主观臆想特长”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理解,这就是他和绝大多数南方人或张家港人的不同;
. U( N' h; D8 W! E/ z2 e& w7 m4 O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2 09:27
标题: re:1) 大新电子[COLOR=blue]:...
1) 大新电子:“对于超五类线百米的衰减B=2*根号F,我们从EIE测试的数据上都进行了验证,其增益频率特性图如下”
# m; _+ [2 E* l, I- }. C
此主题相关图片
5 b" b1 x- \& G( \: s% k7 I9 O/ t
$ ?" F/ c' S s }——B=2(F)1/2——量纲是什么?这个纵轴是db,还是电压的相对值?
0 \. }( y5 F, I——早就给你指出有基本概念错误,你拿一个对数db曲线,和一个倍数曲线比较,复习一下数学吧!!
1 p2 e1 w8 C9 U( ~( Z% M( G1 `
7 m r4 C3 F+ p+ d
典型超5类双绞线1000米,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实测数据
& s, m! l3 s* N) r1 I低频:7.19db;0.5M:12.91db;1M:18.80db;2M:26.50 db;4M:37.73db;4.8M:41.55db;5.8M:45.69db;
|$ {5 Z* w8 u, D5 F4 o
2.29 4.41 8.71 21.1 77 120.2 192.75
, F3 }1 P9 _) ?9 M# n+ |5 [4 |下图中,兰线为实测1000米双绞线衰减频率特性——对数db-f曲线
: ^9 z8 p; p- \' {% B% y红线为对应的衰减倍数——频率曲线,
; }( V0 V; a7 I. n) J9 q——这就是我说的没有线性可言。
& b; G" I( u1 Y" f$ O* q
1 ^/ E8 E* ? t
此主题相关图片
) ?, {* w; M& u% T, B8 C
5 r! ^$ T. ]9 \& a* }
3 m! x0 Y) g" v$ R/ P4 R2 q, j
为了说明电压“倍数-频率”曲线和对数“db-f”的关系,再看下图,一个线性“db-f”曲线(兰线),对应的“倍数-频率”曲线(红线)
+ k; i! F) y. f+ V
9 k, i+ n& `( @% J) i
此主题相关图片
0 }9 H1 r! F1 t! W$ f1 t8 K

1 @. g" S3 ?7 a* n
+ \# O! |, I6 a. `; J2)大新电子例举的专利说明中的关系和图示,那是原理性的描述,主要是描述加权补偿原理和方法,和具体线缆特性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是下弯非线性还是上弯非线性,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一个定性说明补偿关系,专利技术要点是可以实现加权补偿,不管是什么样的非线性衰减特性,都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RLC加权网络来模拟,显然,实际线缆特性不同,可实现的RLC加权网络也千变万化,不是随便一个网络就能实现各类补偿的;专利要求的是频率加权方式方法,并不仅指一种具体的RLC加权网络;采用这种加权专利技术,EIE已经陆续开发出同轴电缆视频恢复产品和加权抗干扰产品,双绞线传输和抗干扰产品;
2 y# g1 R! a: _4 h1 X8 Q% _5 R) R* G+ G
3)大新电子用一个变容管的加权特性,来说明加权平衡传输器产品“不能实现全补偿”,显然,连专利文件也没看懂。大新电子的错误,就在于带着有色眼镜来分析问题和看问题;
- r! D4 Z* Q u* _' C; X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2 17:51
标题: re:看看大新电子的先行和“函数”比较[C...
看看大新电子的先行和“函数”比较
+ O3 Q) w9 ^* Q- Q" _
运放的增益:A=1+RF/Rf
0 s# _% [+ O9 j& T7 L4 `0 uRF和Rf既可以是电阻、电容、电感,也可以是三者组合。
: i4 P5 Z# Z. I/ V" M9 z R5 r, F
3)电容器对不同频率的阻抗Zc=1/ωC
3 V. p) K0 h! tω:信号频率,对视频信号是0-6MHZ,
0 j' t0 G& x3 r. ~: TC:电容的容量
7 ~! v% j! f7 K/ i. f
4)我们在运放的Rf上再并连一个电容,见下图:
" ]/ m6 K: O0 |5 u% c7 |( ^" W
# V# h: Y! |) d4 R6 k c3 a
此主题相关图片
: u- i' C* C+ ~

- q" G. @$ B& r7 h" V6 L- s1 a, _8 W
' p% p; Q5 i- O' ]& a+ e
图中:C1、C2、C3、C4表示不同容量
7 t0 o2 H: Y8 ?8 Q' }
可见,增益和频率成线性关系;
) m( K7 W* B5 D% q' M, t( s
…………
) N. q3 c' g& \
“对于超五类线百米的衰减B=2*根号F,我们从EIE测试的数据上都进行了验证,其增益频率特性图如下”
" i7 L/ c) O8 `9 h/ y5 o# j ^
2 H8 a% |! E: \; y
此主题相关图片
( D5 A# f, W2 O7 X: l6 B. u
& Z" \% d( }2 W0 m2 `6 [
' h- b3 q% A# R# @大新电子说:为了混摇视听,又拿出“倍”的概念,从开云(中国)官方的1楼到这里,从他的专利的文字和图片中,你能找到几个是用“倍”作为“量”的?!
! j L9 W; n/ L2 S! m# Y解释一下这两个图,那个是倍,那个是db?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3 06:41
标题: re:一个是双绞线实测衰减-频率特性曲线,一个...
一个是双绞线实测衰减-频率特性曲线,一个是频率加权补偿原理叙述的示意图,
- @# ]2 s4 k! s# }# B0 B大新电子,正努力“奋斗的目标”是,要用这个“加权补偿原理叙述的示意图”,来说明实际加权抗平衡传输器产品是“不能实现完全补偿的”;这里我们不妨让大新电子自己说:
8 ?3 T% c) U$ h1. 你是不是认为,专利说明书里那些描述频率加权原理的叙述、说明电路,图示曲线等,就是采用专利技术的产品的实际电路?
2 J4 e5 O1 n' t% n% e- b* n, L2. 线缆衰减特性的基本特点是频率越高衰减越大,专利技术的要点,就是对这类线缆视频基带传输可以采用的频率加权补偿方式,线缆衰减特性不管是线性频率特性,还是非线性特性,不管是上弯的非线性,还是下弯的非线性,采用这种频率连续可变加权技术,设计相应的RLC加权网络,都可以实现全补偿。用线性特性来说明这种频率加权方式的原理,并不等于这项专利技术只能进行线性加权;更不等于说,按照这个说明的电路和加权方式说明做个产品,就可以实现对所有线缆特性和任意长度电缆的全补偿;或者说,这就是采用专利技术的所有产品实际电路,都是这样的;
. s( [; J, f5 _
3. 大新电子最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找到了这个所谓的“漏洞”,用以说明EIE的产品,“并不能实现全补偿”。我只能说,你连专利说明都没看懂,却要在这里枉费心机;
# ?' _1 j1 W; ^! s2 W- k% j* b7 ?4 |我再一次预测:大新电子如不能下决心摘下有色眼镜,你将在这里继续自我曝光。
, s- W- l5 N. h* P8 V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3 20:14
标题: re:我们先要明确大新电子的英明论断:1)...
我们先要明确大新电子的英明论断:
! C* G& _6 ^0 V7 S+ B
1)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还是LRC补偿电路(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
7 A- a: i0 S1 X( U5 [
2)不管你是不是按照你的专利中电路或不按照你的专利中电路,都不可能实现你1200米的全补偿图;
" f+ g. N5 \: F/ H9 a5 i5 _3)除非你采用对各个频率点进行有源补偿(频率均衡)才有可能实现(难度很大、成本很高)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4 00:47
标题: re:大新电子:“[COLOR=blue]不管...
大新电子:“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还是LRC补偿电路(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也不管你是不是按照你的专利中电路或不按照你的专利中电路,都不可能实现你1200米的全补偿图;除非你采用对各个频率点进行有源补偿(频率均衡)才有可能实现(难度很大、成本很高)或采用大家都采用的分段补偿办法(那你的产品就没有所谓的专利可言了)。”
5 u. K3 Y: K9 l& ]2 u8 W Y9 b
5 }- z5 O2 v- Z. l9 l+ C0 t1)“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还是LRC补偿电路(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多么“肯定的论断”啊!这就是说:任何RLC滤波网络的频率特性“都是线性的”。一个RC滤波网络和两个RC滤波网络串连的频率特性“都是线性的”,LC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频率特性也“都是线性的”?
( M" P4 L* Y+ G# v% n2 {* _重复:——我再一次预测:大新电子如不能下决心摘下有色眼镜,你将在这里继续自我曝光。
: z# Q5 R7 b" P ?是不是又应了我这句话!!
! ^7 ?& L5 _/ g: ~# u) J2 F9 Z# d2)“也不管你是不是按照你的专利中电路或不按照你的专利中电路,都不可能实现你1200米的全补偿图;”——又是一个无知、又无根据的论断。
8 f1 ~) a! E2 P* F; D& d( X
3)“除非你采用对各个频率点进行有源补偿(频率均衡)才有可能实现(难度很大、成本很高)”——难道专利里面描述的不是这个原理么?我前面也说过:你连专利说明都没看懂,却要在这里枉费心机。
2 V) d0 ^8 h$ [8 S
4)把对数(db)频率特性和倍数频率特性曲线,直接比较“线性”,提出“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大新电子在这里连续发表这些貌视技术性论断,从知识与技术上说,这都是高中物理和数学的基本概念错误。
; C! e! v7 \0 s* X U1 _5)大新电子曾说过:我呢也不想多说什么,我们共事了6年多啊,谁的肚子里有多少水都知道;——我却不知道大新电子肚子里的那些基础知识“水”,都漏到哪里去了?
$ N% ?& o8 { x9 K0 x
. k+ ~' R4 K4 f7 b) l5 y. [) j我还是那句话:大新电子如不能下决心摘下有色眼镜,你将在这里继续自我曝光。
' A" T$ O/ f8 F
…………………
: r+ ~+ c4 \; _( x在大新电子屡次“出招”的帖子里,我们已经看到:
, F' H7 J4 g; I
1) 大新电子自己已经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产品确实没有达到全补偿要求;自己十几年来也从来没有调出过“-3db”全补偿特性;
/ M8 e# i3 Y' Q9 J0 X* @7 S' w/ x: D
2) 大新电子认为,光有好的传输特性还不行,还有很多可靠性、抗干扰特性等性能,大新电子搞了4年,开始 “70%”都退回来了,花了3年时间才解决了。
9 U4 N: q/ L7 ]5 Q! R
8 K/ u1 h6 C5 l4 n[关于双绞线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强这一论断]的依据
: ~ c9 ?; {" b+ h/ D
开始大新电子说:是“直接用户说的”,
* j* y# D) P9 g, u# z后来又说“有些问题的解决是我们经过许多的努力,花费了不少的人力、财力解决的,我应该告诉你吗?!”,“你不用激我,想从我这儿套点东西,你自己好好想想,该怎么解决吧。”
0 p/ n! ]+ {- B7 B
最近大新电子又做了一些分析。已经分析到:“从理论上,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强很多,在实际应用中,由于L1和L2的条件完全一样不太现实,双绞线本身的限制,环境干扰的影响,电流等于零的几率很小,要解决的是怎样把剩余的干扰通过电路进行尽可能的抵消,尽量达到“绝对平衡”,这是解决抗干扰问题的关键所在。
+ E1 p$ f( E+ P" B
在下一帖,我们将对同轴视频缆和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进行量化分析。”
! Y& a! j$ {% n- B
- ^ \8 _& o* l
前面我曾说过,关于同轴电缆屏蔽干扰原理和干扰的产生原理,都有分析。关于双绞线平衡传输抗干扰原理也有分析,但虚假宣传就止步在这个“理想化、绝对平衡”分析基础上,得出可以抵消所有干扰,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等结论。对于两种传输线抗干扰性能的相对比较,我说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科学界有什么相关的分析,更没有见到有关比较试验的设计方案。
大新电子发展了的“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强很多”虚假宣传,现在似乎找到了“依据”,只是,这“下一帖”什么时候问世,尚不得而知。但愿大新电子能够创造出这个科学奇迹;
不知经过这几个星期的研究,有什么进展没有?我们都在急切的等待啊!
- Z! L% @" }) K; Q/ D I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4 01:27
标题: re:大新电子:“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
大新电子:“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还是LRC补偿电路(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多么“肯定的论断”啊!这就是说:任何RLC滤波网络的频率特性“都是线性的”。一个RC滤波网络和两个RC滤波网络串连的频率特性“都是线性的”,LC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频率特性也“都是线性的”?
' i% {& I% G" e1 E3 B& `: T弄清楚没有?还认为“都是线性的”?
, A% I: ~ U* x f9 R前几帖没看么?
S) t. I% R7 c* o( e# `+ i1 q% l+ G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4 01:30
标题: re:本帖就是针对虚假宣传的。 大新电子发...
本帖就是针对虚假宣传的。
大新电子发展了的“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强很多”虚假宣传,现在似乎找到了“依据”,只是,这“下一帖”什么时候问世,尚不得而知。但愿大新电子能够创造出这个科学奇迹;
- i4 Y/ N! b. _$ D7 b
( g, ~# t- h! D; }* A+ q8 {' l
到底有没有进展?这是正题。
& o4 I R: @- o! A9 w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4 06:53
标题: re:那就吧你的“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
那就吧你的“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强很多”的分析,拿出来吧,以证实不是虚假宣传!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4 18:19
标题: re:大新电子认为不能实现全补偿的依据是:...
大新电子认为不能实现全补偿的依据是:
# W' f/ L% i- W0 R/ R: X7 ^: ^
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还是LRC补偿电路(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
" C( R) H' V4 x$ q9 p( o; p
这是不是支持你“不能实现全补偿”观点的的理论依据?请确认你的观点和依据;
. D+ o6 g8 x! N4 v2 C我的反质疑:一个RC滤波网络和两个RC滤波网络串连的频率特性“都是线性的”?LC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频率特性也“都是线性的”?
, P5 g, D8 v; N& K& i
请大新电子对此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以支持你“都是线性关系”的定论,以便继续坚持你“不能实现全补偿”的观点,从而才能把EIE加权平衡传输器也说成是“虚假宣传”;这可是大新电子近来大量引用EIE专利文件,要说明“不能实现全补偿的”“要害问题”啊!!!
: s, |" M" C+ p1 y n) `% [: w
………………………
# i X# U' H) E O* \ ^3 x0 y大新电子维护自己虚假宣传的办法,还是回避和拖延:
( u9 {3 v! f! o3 `) k* P6 U e: }% W“从理论上,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强很多,在实际应用中,由于L1和L2的条件完全一样不太现实,双绞线本身的限制,环境干扰的影响,电流等于零的几率很小,要解决的是怎样把剩余的干扰通过电路进行尽可能的抵消,尽量达到“绝对平衡”,这是解决抗干扰问题的关键所在。
$ r) A4 f' K p3 i
在下一帖,我们将对同轴视频缆和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进行量化分析。“
* U8 |% u2 {' S I
! w; R3 w0 J/ {( L; l- |* x% e0 X*大新电子产品通道特性缺陷,是你自己承认的;
& C" E- K2 ]% x*“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强很多”虚假宣传的帖子是你自己主动帖出来的;
1 s$ P. L: O2 r*依据“是直接用户说的”,破灭了;
( i3 h9 }. d$ k. s) l6 L9 o
*“我们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我们更加尊重事实,同样的环境下,我们生产的双绞线传输器比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强很多”,谈到依据:“有些问题的解决是我们经过许多的努力,花费了不少的人力、财力解决的,我应该告诉你吗?!”——显然无法让人相信;
6 g+ h( ]' w. Y2 b, j; B: }
*后来,又开始从理论分析入手,尽量达到“绝对平衡”,这是解决抗干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是下一帖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抗干扰问题的关键所在。”
' z3 G. U/ O- x `" M- h7 {. F
8 ^! Q( T. H' [/ x q你的“下一帖”到底还要拖延多久出笼?这可是支持你“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强很多”虚假宣传最后一个救命稻草了。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大新电子就自动进入“产品缺陷+虚假宣传”行列了;努力吧!
0 G( K1 z4 [9 K0 |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5 01:38
标题: re:纵轴A是倍数,还是db;你看是线性的...
纵轴A是倍数,还是db;
; H5 a3 \0 M: A& _
你看是线性的吗?!——你说的线性,是倍数—F曲线,还是db—F曲线?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5 17:12
标题: re:提醒大新电子:这里是技术开云(中国)官方,如果你...
提醒大新电子:
S' N! i$ G5 y( p这里是技术开云(中国)官方,如果你还有技术探讨的诚意,请尊重大家的时间和情趣。
- [1 N( p c6 N" }# ?& W
你自己画的图,到底是“倍数还是dB”?还要别人猜么?
& |9 _" ^7 ~, h- v. b6 {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10 05:47
标题: re:大新电子的行为:一、 凭主观臆想直接...
大新电子的行为:
4 }9 h) C' [* v8 N6 v
一、 凭主观臆想直接攻击:
9 i0 Q6 G5 p) u- x( ]; c9 t: ]
1、 为了推销“视频恢复主机”,“不择手段”贬低“双绞线传输器”;
c- p# W( A/ B* ]2、 “视频恢复主机”市场日夜畏缩,不得已进入生产“双绞线传输器”厂家;
9 _! V; }. z$ A$ B% x# c
3、 为了弥补几年前的“不择手段”,以“技术权威”的手法,重新开始讨论“双绞线传输器”;
4 i3 m9 x( x' S/ r
4、 为了掩盖技术上的不足,用“通道特性”吸引观众的眼球;
6 a! A7 v- o' K( b' S8 \" f
5、 为了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利用所谓“市场上常用”的双绞线传输器(不敢点名)的“通道特性”衬托EIE的“通道特性”,为了自己的利益,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你测试的数据怎能让人信服!
5 e/ A% Y# T5 N6 D' e& @, T; J& H6、 为了打击“异己”,可以“不择手段”搬出所有的东西,包括侮辱别人的人格。
0 e" Z0 P! K) K4 k) {2 ^
(161楼 于洪../a/a.asp?B=303&ID=300463&AUpflag=1&ANum=1&Ap=16)
3 o/ q3 ^# C, S1 F7 [$ ]# v对161楼的质疑,大新电子至今一直采取“鸵鸟政策”,回避不谈;
. n5 @6 _, K% q7 V3 U二、 用主观臆想的“说事电路”和自己创造的“计算公式”,算出EIE的产品“不能实现完全补偿”,进而提出“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还是LRC补偿电路(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我在241楼的回复和分析,证实了大新电子这套“支柱理论”,犯了一个“低级基本概念错误”;
" w" }' Q2 t2 V9 A% L* U三、 大新电子243、244、245楼的帖子,照搬前面“说事电路”和自己创造的“计算公式”的手法;首先,他在这里否定了自己前面的“支柱论断”:“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还是LRC补偿电路(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开始了新一轮的,用“曲线”“说事电路”和最新创造的“计算公式”的手法,又一次算出EIE的产品“不能实现完全补偿”;
5 s% d$ U; t3 D% r: V0 e+ J& E[评论]
8 i# s- @1 ^" K- f# A
1. 从第一轮的“说事电路”和自己创造的“计算公式”到第二轮的“说事电路”和自己创造的“计算公式”,都是大新电子主观臆想的、充满基本概念错误的东西,特别值得注意的事,这些主观臆想的东西,与EIE产品没有任何联系,这一点我曾多次指出,但大新电子仍然一意孤行。继续采用这一手发;我们按照EIE的产品的电路计算,
5 f! M4 k9 m- O- p3 Y. }5 D7 n增益公式:A=RF/Rf+RFCW
# f" a3 L; @9 k, b6 }调整到最佳时,RF、Rf、C为定数,我们简化公式为:A=K+K1W——
( e; L2 W+ N4 F6 ?: |5 i X大新电子前面也有一个“计算公式”,这里又创造出一个“EIE的产品的电路”“计算公式”,请注意大新电子的手法:他主观臆想一个电路,就说是“EIE的产品的电路”,然后算出一个自己需要的结果——算出EIE的产品“不能实现完全补偿”;——你EIE如果说不是,就公开出真的产品电路来,这就是大心电子的如意算盘;
1 U& k/ A; k3 `$ c% g; l
2. 大新电子,用主观臆想的“说事电路”和自己创造的“计算公式”,算出EIE的产品“不能实现完全补偿”的手法,已经构成利用开云(中国)官方,毫无依据的直接攻击其它公司产品的恶劣行为。——大心电子有无法逃脱的责任;
: P9 W( E; ^' _3. 大新电子的产品没有解决“通道特性问题”,正像他自己前面所说的“我干了十几年工程了,也算个老调试员,我也没办法保证调出“-3dB”标准来”;——这都是大新电子自己白纸黑字写在这里的;
- u) ^2 ^) Y/ k. Z. T5 E& ]
; }4 f2 E4 \5 c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10 08:13
标题: re:[COLOR=blue]“不管你采用什么...
“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还是LRC补偿电路(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这是大新电子第一轮“线性”臆想电路和计算公式的“支柱理论”,而大新电子第二轮“非线性”臆想电路和计算公式,刚好就是对第一轮线性“支柱理论”的直接否定;
大新电子在推出第二轮“非线性”臆想电路和计算公式中说:“我们就假使EIE是采用该电路的,看看这图是不是真实的。”——然后就是一番“计算”,然后就是结论;——这就是大新电子的真面目;
4 k+ q+ y Z1 l/ L! u" b! c; @
% q- }! ]- v( E, _% l5 U- ~
一个连线性、非线性都搞不清的人;
# [/ a5 p2 f* i1 h. X一个把电压倍数—频率特性曲线和db-频率特性进行直接线性比较的人;
# U8 ~7 b# U1 [0 ^
一个能做出“不管你采用什么样RC补偿电路还是LRC补偿电路(采用LRC补偿,视频信号的频率与视频信号的放大倍数都是线性关系)”结论的人;
) l- ^7 R9 z+ v/ c9 O' e一个敢于用主观臆想电路和“计算公式”,计算出别人产品必能实现全补偿的人;
) F; i5 }$ Q6 i" ]/ ?' e在这里还大言不惭的说:
8 ^6 y4 k( e$ B* tEIE:
& J: I) N( M5 ^
你看还有什么好的电路,我再帮你研究研究;
4 x: R6 b# U- ?6 a5 Q我不是看不起你,就凭你、还有李什么的,根本研究不出来你所谓的“全补偿”那效果。
: ^+ f6 Z2 m. X! \( Q+ N……………………………
7 q( X# r8 k1 X, u2 g大新电子哪些东西,那些话还能叫人相信呢?
& P3 b6 R6 p% ]) |
指出大新电子第一轮的低级概念错误后,又以第二轮的“我们就假使EIE是采用该电路的,看看这图是不是真实的”低级概念错误否定了第一轮的低级概念错误;
$ N" n5 f0 Y3 P, u5 L6 j貌似技术,以“假使”电路,计算出的攻击EIE产品的“结论”,除了大新电子自己有个“自我满足感”以外,还会有谁相信呢?
a; P" i2 t. q
“根本研究不出来你所谓的“全补偿”那效果。”——只能是你大新电子。
8 d. A& G( w9 h8 w0 k' j" T( M" ` ~* X
企图撼动EIE专利技术产品,恰恰暴露了大新电子自己的低级概念错误,和攻击别人产品的不良意图;
0 g, g; W5 A* G$ D) q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12 01:05
标题: re:如果你不懂专利技术和专利技术产品,把专利...
如果你不懂专利技术和专利技术产品,把专利说明书一律看成是产品技术资料和说明书,那只能是你少见多怪的问题了。你从说明书里,能看出产品具体采用的是什么形式的放大器?用了几级放大器?用了什么那种加权网络或他们的什么组合方式?你有什么依据说,EIE产品就是TCY 画的那种说事电路呢?
- R! F4 }" D! |4 q% e2 L1 i专利技术,有多大比例能够开发成专利产品的?不同用途的专利产品开发,还有什么工作要做呢?
, h( K" Y: A( M: \ ]
lqq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瞎嚷嚷起哄——这就是lqq!!!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12 06:44
标题: re:lqq: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不懂专...
lqq:我还是那句话
0 V* L( d- E4 p
* d( ?5 x2 |* ~2 Q. v v
如果你不懂专利技术和专利技术产品,把专利说明书一律看成是产品技术资料和说明书,那只能是你少见多怪的问题了。你从说明书里,能看出产品具体采用的是什么形式的放大器?用了几级放大器?用了什么那种加权网络或他们的什么组合方式?你有什么依据说,EIE产品就是TCY 画的那种说事电路呢?
. n C4 g* J' t
专利技术,有多大比例能够开发成专利产品的?不同用途的专利产品开发,还有什么工作要做呢?
+ M- X }; b. a5 U- a.................
- E+ G2 {6 \5 @' e$ B你能不能看明白,哪些是专利要求内容?就像你说的采用“有补偿功能的IC”(尽管国际上没有这类东西),那时不是IC也是EIE的专利了?——放大器不属于本专利潜力要求范围;但并不等于说,随便用一个IC,和一个加权网络,就都可以实现全补偿!
_* K1 e8 Z9 m" T
所以我让你指出“产品具体采用的是什么形式的放大器?用了几级放大器?用了什么那种加权网络或他们的什么组合方式?你有什么依据说,EIE产品就是TCY 画的那种说事电路呢?
9 U7 L' Y$ [% i" L3 n
”——我相信,你回答不了!你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瞎起哄。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7-16 07:52
标题: re:工程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双绞线于同轴级到...
工程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双绞线于同轴级到传输比较方法说明:
; a2 a! ?, F7 ~% ?+ G! j$ G+ F4 _1 [% I
1. 无源双绞线传输设备与无传输设备的同轴电缆比较,相对条件:超5类线和75-5比较,按照“-3db”失真度标准要求,超5类线大约40-50米左右,75-5电缆大约120米左右;
8 @" W3 O8 R* |2 f* s2. 有源双绞线传输器,和同轴传输设备传输比较——主题帖里已有说明(略),注意特点:
' U3 P$ w: W2 i% @9 p+ p7 z1) 在无干扰常规传输条件下,双绞线传输必须前后都有“传输器”,同轴电缆只需要一个后端恢复设备;
! T v" }% B& \, ?/ X3 _
2) 在有干扰情况下,同轴传输必须选用前后双端传输设备的“抗干扰器”;
/ V, z3 t% s3 q+ U" ^# X
3) 同轴抗干扰器再抑制干扰的同时,同样有“通道传输特性”的基本要求——有视频恢复功能;必须指出,有的基带传输的视频抗干扰器,后端只有一个电压衰减器,有一定的一直干扰性能,但不具备基本的“视频回复功能”,影响图像质量;
# g# T L; t3 O9 q/ l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10-5 00:30
标题: re:红楼梦——贾雨村名言,几百年了:假做真来...
红楼梦——贾雨村名言,几百年了:假做真来真也假。
学了点“数字”,做数字产品,就敢断言:模拟监控系统,不久的将来很可能被彻底取代,特别是大型的银行和平安工程监控。现在的银行和平安监控,也只是从摄像头到DVR/DVS之间使用模拟信号,后面的编码、传输、存储、显示等都开始使用数字的了。
9 d) O+ ^# s7 K6 a随着网络摄像机的价格下降,今后模拟信号的监控将彻底退出市场。
学了点PHPOTOSHOP,就敢断言:EIE的照片“那个花瓶是后添加上的,属于典型的“添加性伪造照片”,因为“添加物和背景成像不符合”
“天才”!!!
EIE的产品可以方便的买到,每年几个大型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展会上,都有现场演示,真假是可以在实践面前检验的,任何不切合实际的虚假宣传,最后只能是自我曝光的证据;
! E1 C3 x- u4 e& v
- u m4 |1 m+ A q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10-5 01:40
标题: re:还是“假做真来真也假”。在这个照片上...
还是“假做真来真也假”。
0 H/ v4 z J/ l在这个照片上,插一个假花瓶,会有什么正反面的意义呢?
& W( L( t& [6 N0 R% K5 N“添加物和背景成像不符合照相机成像的景深原理”,怎么不符合呢?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10-5 05:37
标题: re:应了酒桌上的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
应了酒桌上的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9 z/ w0 @+ j" Q H7 j
翻译到这里:说你是假的就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10-5 06:32
标题: re:数码相机拍摄示波器波形,基本可以;但...
数码相机拍摄示波器波形,基本可以;
& p) I' M% L/ Q/ X) r
但我示用480TVL摄像机拍摄用电脑视频抓拍的,抓拍的相素为720*576;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10-5 07:09
标题: re:我拍的是这样。你拍的是什么样子的?
我拍的是这样。
! x) l$ Q8 X% h% x( G& n# p你拍的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10-5 09:11
标题: re:我什么地方,承认了什么?承认了你捏造的事...
我什么地方,承认了什么?承认了你捏造的事实????
# {, K$ ^+ J3 d8 b) U
你甩掉了你们“视频处理大师”们的主题帖,忙不迭的在我的几个主体贴上发难,还嫌不过瘾,有专列了一个捏造事实的主题帖。还嫌自我暴露的不够吗?我会帮你把你的言论、观点正里出来,以便在这里长期留念——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7-11-14 00:58
标题: re:你是不是安徽的?电话咨询过哪个用户?从郑...
你是不是安徽的?电话咨询过哪个用户?从郑州买的产品?
! g' o+ {2 v) c% s: a如果是,我请你测量一下你的双绞线直流电组是多大?你一直没有回音?
) c+ k1 ?+ N9 u" a) a0 ]从你买的双绞线价格里,我们已经初步判断:你用的线缆根本不是超5类,你的双绞线衰减量,相当于1800多米以上标准超5类线的衰减了。所以你上面说的结果是符合实际的。因为我们给出的“传输距离”,是以超5类线为基准的,不同类型线缆,传输距离要折算。大致你可以按照直流电阻按比例估算:
超5类线每百米回路电阻17-18欧姆(100米单股线电阻8.5-9欧姆);你的实际距离是1100米,远端短路,另一端测出的回路电阻187-198欧姆(超5类),如果你侧出来的回路电阻是310欧姆左右,那就应出现你上面说的现象了。EIE的ET3030传输器,标称传输距离1400米(超5类),1100米没有彩色,所以我估计你的线缆电阻应该在310欧姆左右或更大。即相当于1800米左右的超5类线了;ET3010标称传输距离1000米(超5类),自然“看不清”了。仔细检查一下吧。
* u& \4 S+ _/ n$ Z# B" s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10-3-24 13:40
标题: r:[EIE原创]双绞线视频传输技术分析
怎么图片不显示了?$ I8 n: N1 ?2 w" D
35页,怎么22~35都没有了?+ o' W, q/ e2 l8 H$ X
3 |4 _$ S$ E- m$ B# v( p3 ~8 {
[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0-3-24 13:45 编辑 ]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10-3-25 23:29
标题: r:[EIE原创]双绞线视频传输技术分析
网络开云(中国)官方,好就好在,真实,真实的表达各种意见,真实的认识各种朋友。在这个开云(中国)官方里更多的人也从开云(中国)官方里吸取真实的营养。
3 W5 h# ~- H6 ]* F. d本主题下的帖子很多,有楼上说的“惡意競爭”,但不都是,主流不是,这就是这个主题至今有人继续关注的原因。有的人走了,又有新人来了。关注,是因为现在主体所分析的问题,在实践中还存在,还有一些参考价值。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10-3-26 12:49
标题: r:[EIE原创]双绞线视频传输技术分析
楼上做广告!!!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10-4-1 10:11
205楼问题:
; w% \2 T8 r9 k8 T“请问楼主测试双绞线传输方式的时候有用双绞线传输器吗?用哪个型号的传输器?我仔细看了一下,没找到。 D. ]1 X; H4 S; d# B% I
如果楼主测试的时候没用双绞线传输器而直接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的话,那我就不知道这种测试有何意义了~~~~~~~~因为这样和直接用光纤传视频信号而不加视频光端机一般,结果得到光纤不能传输视频信号这个正确的言论。
; w a- X6 w$ i/ Z. o9 R还有,根据国家规定的视频图像验收标准,就是用感官判断图像的好坏。”$ z: v3 c3 G4 h& h
...........................! n+ x1 D. [/ e+ b1 a6 n) f
1)测试双绞线传输特性的测试,要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它是一种检测设备,也是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和市场卖的工程应用的传输器不同特点在于:1:1视频传输,就是说,它的传输系数是1,不放大,也不缩小;0~6M的频率传输特性,都是1;工程里不会用这种设备,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产品里也不卖这种设备;当然还要有标准视频信号源,可以提供标准视频多波群信号,或提供标准视频扫频信号(失真度为“零”——失真度低于测试仪精度),还要有视频检测系统设备。由于传输器传输系数是1,所以测出来的衰减和失真度,就是接在两个平衡端之间的双绞线实际特性参数了。( T; C7 ^$ h; N
这位朋友说“如果楼主测试的时候没用双绞线传输器而直接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的话,那我就不知道这种测试有何意义了”,市面上的传输器,本身误差太大,不能作为检测设备来用;倒是这套检测设备可以很方便的测出工程传输器的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
3 }9 t4 o; R% m! x2)“还有,根据国家规定的视频图像验收标准,就是用感官判断图像的好坏”——不能说“就是用感官判断图像的好坏”,重要工程验收,是有传输通道失真度技术测量的,这是客观检测标准。一般小工程可以用主观评价标准的,但是这个标准并不是任何个人的“用感官判断图像的好坏”,它有一系列的规定。现实中随意验收情况很多,也千奇百怪,但这不等于没有客观技术检测标准,也不是说甲方老板认为可以了,验收了,就能否定“主观评价标准”的存在;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10-7-25 21:56
标题: r:[EIE原创]双绞线视频传输技术分析
请管理员关注:为什么会有23~35页?
作者: yxlei82 时间: 2012-1-10 11:45
谢谢楼主的分享,但还是看不到图片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12-1-10 12:50
没办法,开云(中国)官方升级了。
| 欢迎光临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