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4号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深圳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方面的新探索。报道指出,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深圳的政务创新也渐入佳境。
! L% J0 B: n4 Q 报道以深圳市出台的《工业用电降成本暂行办法》为例,讲述了在受益对象限定条件增加了,统计口径上边界却不是很清晰的情况下,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面临的困难。
( n2 p+ ?" u, j6 V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电力与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葛亮:你如果单独挑出某一项来补贴,操作层面很难执行。 ^/ L- R) o8 f5 Y
问题提出来后,深圳市“数字办”立刻召集经信委、统计局、税务局等部门共同“会诊”。8 n/ d% m) T$ K8 p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水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彭琦: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深圳市2018年税收优惠的整体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987.41亿元。' f$ ?: L% z7 p" f j6 i) j
一场头脑风暴下来,皱着眉头进来的葛亮脸上轻松了许多。
! u+ e) c; e9 ~) t+ B0 v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电力与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葛亮:各家把他的数据库拿出来比对,我们确实能够拿出一个精准的名单。
& H/ U z% a4 k3 g# @# z+ I5 u5 p: v 报道指出,目前深圳的大数据运用正参与到政府决策、政策实施和效果评估的全过程。( h$ E) E0 d- d7 r
深圳市“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张晋周:科学决策时政府行政的根本,到今年年底,“数字政府大脑”将实现全市政府政务信息的100%、100%共享。随着一个个“数据孤岛”被攻克,政务创新也渐入佳境。
. r+ x9 g, ~) ]* ~4 @ 报道指出,8月初,“深圳90”上线,建设项目审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理完成,总审批时间不超过90天;8月中,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开出,全程可追溯有效防止发票要素信息被篡改,纳税服务正式开启区块链时代。8月底,深圳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扩容到300项,税务、公安、人社等16个部门打通后台,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8 I6 q' T/ L/ B- b& X9 g& m6 l
4 L) E' k7 j( n/ r* d% G: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