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段时间,OPPO意外上了热搜。
# l% w% v' a6 g( S% ^# {5 K 因为智能AI语音助手“小欧”的语音唤醒、解锁功能,用户花了5000元买了一部OPPO的手机。这事没让用户感到兴奋,反而有点恐慌。$ T3 @% K6 a( p5 |8 u2 a. J. ~ C
根据指示,在录入声音后,应该只有声音的主人能够语音唤醒、解锁,而现在,在用户已经提前录入声音的前提下,他的朋友竟然也通过语音成功唤醒小欧,并解锁手机。
# r" G+ e+ j+ X8 L- P1 c: p 这其中究竟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 [) p1 V" O6 K" [
答案是,语音识别。
. d! t$ ?6 R2 S/ v: v 说得更准确一点,是手机系统的声纹识别不够准确。% _: |; ]* O1 Q' d% J8 L
声纹识别很“低调”,但掩盖不住市场利好
7 @; Z/ Q" L$ Q6 n( T" M 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树叶的纹理是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舌、牙齿、喉头、肺、鼻腔在尺寸和形态等方面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差异,即便是声音听起来相似,但声纹图谱总归是不同的。$ ?5 z* N, o$ S; [: G( r
具体说来,声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手段的其中一种,跟它属于同一家族的还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等。在现实生活中,识别技术通常都被用来作为交互或是安全认证的一种手段,声纹识别亦不能免俗。
* q; h2 |, X$ s7 R8 }2 y# T 目前,声纹识别技术最大的市场在于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和金融。其中,最为经典、刺激的当属刑侦。最佳例子来自2017年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针对陈海发生车祸一事,反贪局局长侯亮平与京州公安局局长赵东来在全场进行探讨分析,提到陈海在车祸前共接到两个举报电话,京州公安局将两个电话交由不同技术部门进行了两次鉴定,最终得出结论,两通电话举报人的声音并非蔡成功一人。1 ?5 K% [1 l2 H
如何知道声音不是同一个人的?这其中所使用的技术就是声纹识别。更进一步讲,这是1对1的声纹识别技术,通过将电话中的声纹与数据库中蔡成功的声纹特征进行1对1比对。
* Q! v8 u* _! J) `, `3 d9 { 而在金融领域,声纹识别技术也被用于用户身份确认等方面,譬如银行系统会要求用户登录时先行说出一段指定文字,从而进行声纹数据的比对,以确认用户是否为本人。可以说,在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金融等领域,声纹识别有着先天的落地场景和利好前景。
/ S& a9 J& K/ y7 P- G) W* u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金融等应用场景之外,声纹识别也逐步地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产品或场景内实现落地。% h# U* h5 o; [( i) s( O8 c
以智能家居场景内的智能音箱为例。最初智能音箱并不具备声纹识别的功能,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唤醒它并对其下指令。而当有多人同时发声时,智能音箱就会发生“指令混乱”的问题。如果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智能音箱进行全场景控制,那么无疑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便利。因此,出于安全性、指令接收准确性、个性化等因素,声纹识别技术也渐渐在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场景中实现渗透。5 E; M+ g' X; d; C$ Z4 g: V" N
目前,在声纹识别技术的应用方面,除了接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金融等行业,诸如长虹等硬件厂商也研发并推出了具备声纹识别功能的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等。" e+ K% H1 [- Y8 {$ `
从近几年的情形可以看出,相比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是“低调”的,但市场需求是的确存在的,且市场热度也有上升趋势。
; c N1 W- \1 y) O8 L! y2 q. d+ h8 u% r 相比其他家族成员,声纹识别的成长过程有着许多“拦路虎”+ P( N$ A% V4 }) M( }
此前,智研咨询发布《2018-2024年中国声纹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内容中指出,2017年声纹识别技术的全球收入为1.32亿美元,而这一数值在几年将增至1.59,增速达到20.5%,预计到2021年,声纹识别技术的全球收入将达到2.64亿美元。仅从这一数值来看,声纹识别的市场预期还是不小的。
) c/ C5 J6 W& l" Y) }* a 但另一方面,这一市场预期又着实有点不够看头。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en Market Insights发布了《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18》,报告称,2017年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价值为10.7亿美元,到2025年底将达到71.7亿美元,在2018年至2025年期间将以26.8%的速度增长。' W u% T/ S' D( [
一边是个位数,一边是十位数,这中间的差距之大十分明显。
5 U& {) W! K; P8 O+ q 此外,我们再看另外一组对比:
" m3 E5 x0 j0 y 从易用性、准确率、成本、用户接受度等角度出发,对各项生物识别技术做对比。我们可以直观看到,综合评判上,相比于指纹识别、掌型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声纹识别在各方面都占据优势。0 [& }- U' G, s
那么,我们就疑惑了:市场存在需求,易用性、准确率、成本、用户接受度等方面又比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更有优势,缘何声纹识别技术的市场占有率远远落后于人脸识别等技术?
0 m' l# f0 r" A1 T 问题就出在数据的采集和覆盖范围上。
5 N5 n1 | b& y0 n( ?0 i0 l+ T" D 在本文开始,我们就提到纵然是双胞胎,他们的声纹特征也是有所差异的,不过更为准确地讲,声纹是一种“相对唯一”的生物特征。
0 r' w& X/ b* X l4 _& y! f 在实际应用中,声纹识别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首先注册模型上,受限于环境、身体状态等因素,一个人的声音会发生不用的变化;其次在应用中,也会受注册环境跟验证环境不一致造成的失配问题,致使声纹不能匹配;最后,声纹也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另外,虽然声纹可以实现非接触的,但是在入侵方面也增加了更多的风险,比如录音、合成器合成等。# V% j7 Q/ t' V# \4 {) ^
其中针对某些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比如环境对声纹收集和比对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语料覆盖率足够完整的前提下,将之用于模型的搭建和训练,在最终实际应用场景中,即使面对嘈杂的环境,系统在提取声纹特征时便会将这些因素“去掉”,从而确保声纹特征的精准。
' @8 Z/ X, ]6 _' @, q2 v 什么是语料?是指一个人的声纹数据。& V" _' G/ ~3 P4 G% I$ U
不过,用极限元创始人兼CEO温正棋的话来说,面对环境失配问题,现在更多的是通过语料的覆盖率来解决。在其看来,技术的成熟度极大程度上也是依赖语料的积累度。1 y+ e1 p) i9 n( ]) d, t; J
语料积累的全面与完整,这涉及到背后的声纹数据库是否全面覆盖了不用环境、不同状态等场景下的声纹特征。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极具难度的工作。
5 B7 u# u3 D q+ ~9 q" [3 I 语料的完整与否影响了模型训练的精确度,也影响了声纹识别技术在实验室之外的商业化落地,尤其是面对1对N的“说话人辨认”的情况,相对于1对1的“说话人确认”,“说话人辨认”会要求系统通过声纹识别技术在多个人中找出一个人,这对系统的语料完整度、声纹特征提取的准确度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m: U/ U# _. s( i
未来,声纹识别当不了“独行侠”
) W; u( R6 V1 k! E 现如今,以智能手机为例,各大手机生产商、应用开发商更乐意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来用于认证解锁、认证支付。而在机场、高铁等场地,人脸识别检票等设备也应较为常见。6 ~/ y9 L/ C/ |5 x! }6 I( I( a
在这些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被作为安全认证技术独立使用。那么,同样是安全认证技术,声纹识别有没有机会来当一回“独行侠”?/ x- }" S- \* e6 g8 t
严格说来,声纹识别当“独行侠”的机会很少,微乎其微。只有在相对局限的场景中,譬如相对外来因素影响较小的家居环境等等,用户只需要提前录入自己多种状态的声纹并实时更新,系统将能够独立提供服务。4 j1 P0 e7 p1 U& I# H
至于其他较为复杂的环境,现在的声纹识别很多都是与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等结合,譬如用户读出一段指定文字,以登录银行账户等,安全指数更高。也因此,从大趋势来讲,声纹识别当不了“独行侠”。
+ s; e& N: a Q/ z6 V% |
& V p5 V; b/ h1 r, u7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