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高速公路通信、监控、收费系统的基本组成 6 @+ G4 U# |' B" w
1、每一条高速公路在其管理的区间内均设有一监控中心大楼。监控中心一般设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处,也有设在管理区间的中心部位。中心一般设置有大型地图板和监控电视系统,并配有多画面切换控制设备、视频监视器、低速录象设备及自动转换装置。中心配备有计算机网络系统、负责管理各收费站的收费信息、紧急电话的控制、公路出入口及中间各大型电子显示屏的控制和公路沿线的小型电子提示牌的控制等。中心大楼内还有程控交换机系统、中心控制台、光缆通信的两个或四个8Mbit/s接口的光端机、电端机及上网设备、无线电话系统、UPS供电系统等多种电子设备。 ! }$ a9 s! n: {1 D! ~# l) _; k
2、在每个收费站配备有光缆通信设备,收费用的计算机局域小网,收费站信号灯控制系统,监视、摄像、记录系统,控制操作台,站内电话控制台、无线对讲电话等。 ) Z9 \/ g6 U: Q1 l2 ]* l2 [1 f
3、在每个收费亭内配备有收费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站专用计算机,收费票据打印机,收费指示板,指示灯,车道控制机,自动栏杆,语音提示系统,车辆过境自动计数器,对讲电话和空调及供电系统等设备。
0 c- E) H2 c) L; ^9 ~4、在公路沿线及收费站广场设置了多个监控摄像头,将摄像头的视频信号通过光缆、同轴电缆、对称电缆或通过微波传输系统,将视频信号或语音信号传到中心监控室,以利控制中心掌握公路沿线的车辆行驶运行情况,便于指挥调度。
( b( A5 O& q; ^. s0 r; k5、道路LED指示牌。LED指示牌发布高速公路即时信息,位于空旷的环境中,其控制信号线一般由光纤组成,系统电源采用就地变压(主要是使用开关电源)的措施,由电源引起的雷击事故较为普遍。 : A) |2 [" }3 i
9 y6 y, W( ~; r b0 y四、高速公路的综合防雷原则
6 F; H7 ?' U0 b高速公路的综合防雷设计应考虑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K, ^" }, d1 K) F! Y* W1、在进行综合防雷设计时,应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优化设计、多重保护、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定期检测、随机维护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及维护。 6 a% r+ n6 m8 D- L) m0 m5 a
2、高速公路综合防雷系统的防雷设计应采用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其用接地系统和安装电涌保护装置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
' b* V" J# E/ c% {3、高速公路综合防雷系统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放置在雷电防护区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护标准。为确保防雷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在设计前宜做高速公路沿线现场雷电环境评估。
1 e4 w' O) N, U+ E. g
4 h; F8 _: P$ V9 L) k五、高速公路建筑物直击雷防护措施
& u1 T4 p* b0 K3 b3 N8 B1、监控中心大楼一般设置在高速公路的出入端或控制管理区域的中心位置。由于周围地形比较空旷,楼层一般都在六层以上,高度超过20m且楼顶还安装有各类通信天线、有的还架设有铁塔,这些都是直击雷的重要目标。由于楼内有大量实时运行的电子、微电子设备,又是整个机场的指挥高度中心,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可定为二类防雷建筑。按滚球法(滚球法半径45m)设计避雷针。设计方法请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录四的要求,决定避雷针的数目、布局、高度,在设计时应考虑避雷针抗当地30年最大风的抗风强度,并留有一定余量。
1 ]3 u! i2 `* w8 z! B' Z7 R. B2、为了减少避雷针的维护,防止酸雨对避雷针的腐蚀,应在监控中心大楼楼顶安装不锈钢避雷针,其高度和数量根据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能覆盖整幢中心大楼的天面和各类天线,使其能有效防止直接雷击以保护大楼的楼顶和各类通信天线的安全。
" e( A$ k; A1 m* T# j; H3、在公路沿线安装监控摄像头的云台杆顶、收费站广场云台杆顶以及LED指示牌顶各安装一套不锈钢避雷针,以保护云台摄像头等设备免遭直击雷危害。
2 Y0 u7 b. ^/ ?* K* l8 X8 r" ]4、在高速公路收费站钢架屋顶上和大型室外电子显示屏顶端左右对称各安装一套不锈钢避雷针,以保护收费站钢架屋顶和电子显示屏框架结构免遭直击雷危害。 " c5 v, v% s! N
5、避雷针的引下线最好利用钢结构柱做泄流线,条件不允许时,也可以单独用25mm2以上的铜绞线穿镀锌钢管屏蔽,并做绝缘处理,从避雷针尖直接以最短路径入地,以减少泄流时的雷击电磁脉冲辐射而损坏微电子设备和室外大型电子显示屏编码控制系统。
4 Z- l: c, g) a. D V2 m - l$ Y, _6 I( a.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