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似乎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都可以使用到人工智能技术。而这样的结果之一,就是所有可以省掉人力的地方,都尽量用机器代替,比如无人驾驶,比如近年来刷屏的无人超市。
8 G1 o$ W) o$ w7 Y$ Y, T& s
6 ], u% Q2 W/ u- v; e2 B 那下面百舸就给大家讲讲无人超市在世界上的历史吧:+ y+ k. x; e# T. G, W4 X
2016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且手机绑定信用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去年下半年,日本经产省推出“无人便利店”计划,在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台与“电子标签”。日本的便利店巨头罗森成为首家采用这一技术的企业。此后,日本7-11、全家等五家大型便利店都宣布将引入该系统。今年5月,韩国乐天集团则在7-11的高端版本“7-11 Signature”,开始测试使用生物技术的“刷手”支付。/ g0 Y4 ?+ v8 K% ]& G2 \0 ^: p a
2016年年底,美国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Go便利店,在技术上更为先进,采用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以及传感器、图像分析等多种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同样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上面。简单来说,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通过感知人与货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货架上商品的移动,来计算是谁拿走了哪一件商品。
5 j8 x1 l3 ]- m6 b: G 2017年,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东西买完就能走。第一次进店时,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通过闸机时扫这张电子入场券,进入店内之后就可以购物了,进到里面全程不用再掏手机。不过这家超市只是试水,商用暂无时间表。
4 j/ {2 r* S- U) B/ [: M; ^. _ 阿里巴巴无人超市采用的是视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支付等技术。其中,关键就在于为每件商品添加了RFID(俗称电子标签)标签,这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目前在一些图书馆和线下商店的磁扣中,也会用到类似的技术。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对成熟且廉价的解决方案。
5 K0 D- `* q2 y: {3 `' ?6 l0 a) P) w, s0 z3 m2 V3 v4 M
既然无人超市在世界上出现了已经两年之久了,那么为什么无人超市在现在不能广泛应用,无人超市为什么还不能取代传统的有人超市呢?
' ^, b( b2 D) j, v/ u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