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供应] 精科裕隆:PCB板布线有哪些基本原则和操作?

[复制链接]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知名大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25 15:5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CB板布线有哪些基本原则和操作?相信不少人是有疑问的,今天精科裕隆就跟大家解答一下!# T  k6 C: d5 O& S" v
( D8 I4 C# H. f
布线概述及原则
( P& `5 D4 V* n2 D/ I3 G6 r7 Y0 D% m0 l- p# f% I; c  e$ ?
随着高速理论的飞速发展,pcb走线已经不能看作简单的互连载体了,而是要从传输线理论来分析各种分布参数带来的影响,分布参数电路是必须考虑电路元件参数分布性的电路。& o, n; W0 Y) @9 K" j* `( c* |  v! A! z

& c4 L7 p$ H8 `; Y- i' R参数的分布性指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这说明分布参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除了是时间的函数外,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同时pcb的复杂度和密度也同时在不断的增加。
# j2 n1 o$ ]3 W' f4 c; B7 [
3 K$ k; f& |: F从铺铜的通孔设计,到微孔设计,再到多阶埋盲孔设计,现在还有埋阻、埋容、埋藏器件设计等,高密度给pcb布线带了极大困难的同时,也需要pcb设计工程师更加深入的了解pcb生产加工流程和其工艺参数。+ K# c2 N8 L  d9 S6 q1 d) v
0 u$ z; R3 F$ x" u! Q8 ]
布线方式分为自动布线和手动布线,自动布线目前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硬件工程师高标准的要求,所以一般是手动布线来实现的。" K- ]5 _+ S7 t: r* w; _
8 n0 j9 D+ N8 R* H' K9 f
布线中的DFM要求
, m9 Z0 h' g% [0 a7 n8 [9 s6 m4 |9 {7 |4 A9 X% F
1、孔/ P, p% [8 [  [. l

1 \3 r+ ]- T4 `# g9 Z+ v机械钻孔常规推荐8mil以上,极限6mil,尽量保证厚径比一般在10:1,厚径比越高越难加工,器件孔环宽单边至少8mil,过孔环宽单边至少4mil,加工厂商会在cam处理时自动优化,阻焊开窗为单边50um。
3 Q4 z& S, C* O& |) z/ p0 }0 f; ]/ y5 U( ?$ p2 S0 O, V
同一网络的过孔间距可以为6mil,不同网络过孔间距为275um,不同网络器件孔间距为425um,制作是钻头一般比原稿孔大150um,钻头以0.05mm递增,更大的钻头,会以0.1mm递增。然后通过孔化,电镀满足最终的成品孔径要求。+ Z9 i! k$ x+ j" N
* j# K% P  B0 E- F- n
非金属化钻孔到板边的间距150um即不会破孔,常规边框公差,金属化的钻孔到板边至少10mil。
+ F! n# W& i( ^8 }. W4 i2 h8 S
1 p- v; `$ [- i( p! @7 P3 H+ N2、ETCH
. E+ ~% `+ O/ p4 L$ s% N, C( V" I  U0 P3 k. H) {, V! Q, R
0.5oz的铜厚,最细线宽可以做到3mil,最小间距2mil。/ Q; O. `8 [* X. c/ R
" U( q% l8 f2 W1 g) f
1oz的铜厚最细线宽3.5mil,最小间距4mil。
' l7 E+ X; s$ `( K: ~7 d4 L0 b/ s* R6 N2 A: C8 B
2oz铜厚最细线宽4mil,最小间距5.5mil。+ i0 O. ~. J; w- H! k, w

/ E" V5 B, @: ?( h/ y内电层避铜至少20mil。% U  t- p  L% J2 w/ l) G" X

3 _2 m. K* c: b  U2 \小的分立器件,两边的走线要对称。1 ^. J1 Z; H( V7 o. @# X

2 H3 c# f5 }0 i  P) N2 dSMT焊盘引脚需要连接时,应从焊脚外部连接,不允许在焊脚内部连接。% |/ g% t1 E8 \2 y! F! @, L

6 d) a% ?/ {" M* d对于SMT焊盘在大面积铺铜时需要花焊盘连接。% B% t  b5 Z% k3 P- U. Y9 L

2 F. ^# F% o% V; T1 t6 X, mETCH线分布均匀,防止加工后翘曲。# X' \* |) y6 A- ?" q7 s

/ d2 z* W' o0 }+ A2 @& {( T* o  @布线中电气特性要求
, i8 k: f/ c0 N( k5 K: x: S. q# Y( }$ I0 k
1、阻抗控制以及阻抗连续性$ u3 I  q/ Y7 Z9 c! _- A
! O5 h; R  h" r; |5 o" _( k
避免锐角、直角走线。% Z% @) m5 e. d0 M; W
; _7 m7 A* F1 `1 y* \9 @
关键信号布线尽量使用较少的的过孔。
9 S4 ^$ N& P7 e' o3 [4 e
- b4 M5 J4 G4 p, d* k高速信号线适当考虑圆弧布线。
2 u, c2 ]# k/ ?( e& s
* c; T  d9 R7 ?0 ]7 N2、串扰或者EMC等其他干扰的控制要求& O4 |2 J  U5 a" c

  T( ^( C7 u2 U/ c* }! a" o# f高速信号与低速信号要分层分区布线。
- l. d# K& F/ g5 t+ V% y0 X. X1 t7 N- s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一号分层分区布线。3 \0 }" T8 T- a  S0 G0 b9 |
0 C  j: L- h+ L9 ~  j6 P! ^$ m/ ?
敏感信号与干扰信号分层分区布线。
  L) P/ G0 y  O1 c* E# S( Q) P1 w1 W3 R8 K0 D- G- t
时钟信号要优先走在内层。  r6 o* H  f# Z3 |+ a, B

  C. e. w4 ?0 }0 `6 ?! V. h在功率电感,变压器等感性器件的投影区下方不要走线铺铜。(由于线圈间会有寄生电容,与其电感产生并联谐振,因此会有SRF,而SRF与EPC有关,因此EPC越小越好,即可确保电感性的频率范围越广。; U4 b1 @8 @' }0 R- V+ ^, Z

8 B) q( L/ m, G而SRF需至少为DC-DC Converter切换频率的十倍,例如若切换频率为1.2MHz,则SRF至少需 12MHZ,因此Layout 时,其功率电感下方要挖空,不要有金属,避免产生额外的EPC,导致电感性的频率范围缩减)
$ j* A* ^- S  b/ E
; {" [/ J, ^$ j& P( a5 E关键信号要布在优选层,以地为参考平面,关键信号考虑使用包地处理,任何信号,包括信号的回流路径,都要避免形成环路,这是EMC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 v! L7 w2 P0 V6 f+ q! O( Z  X8 a7 [4 r2 x3 J8 O1 b- v2 x
高速布线的3w原则3 C+ V# I5 M, R
* }3 H  n0 B2 H7 i4 T0 ?1 l# ]
拓扑结构和时序要求
0 o3 E! u* M9 _! F6 y% A2 M) g' V( w" E* v2 Z! C# O9 a3 ]
满足时序要求是系统能正常稳定工作的关键,时延控制反应到pcb设计上就是走线的等长控制,绕等长甚至已经成为布线工程师挂在嘴边你的一个术语,时序设计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要求,pcb设计工程师不仅要会绕等长,还要真正理解等长后面的时序要求。
! E/ a- H! }/ u8 D& \, u5 _; ^+ J$ s! |) o# d6 F9 X
电源以及功率信号的布线要求,电源入口电路要做好防护后滤波原则!
' \1 C  J* C) Z4 m' g5 B6 _/ @4 n7 c" y2 d1 [3 Y
芯片及其滤波电容的引脚要尽量短粗,储能电容要多打孔,减小布线带来的安装电感,考虑安规要求,电源网络压差较大时需要远离,高压网络插件引脚和过孔需要做挖空处理。' R) O2 p9 ?3 E
' y0 ]  }+ X+ a. ], y: S, D) y
布线中的散热考虑8 ]. I9 Z" ]" C# ?$ ]1 c# E

2 l4 _5 p! N" Z* B- N电子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电压下降,功耗提升,pcb布线作为板极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因此变得更加重要,必要的时候,需要使用相关的电、热仿真工具来辅助进行热设计。
# Q; ]" H& ?$ B& C* b3 i4 q$ t% j9 P9 X' K' e+ h$ h
严格计算布线通道,满足载流要求,还要关注过孔的载流能力,合理规划过孔数量和位置,发热量大的芯片下方有空的位置可以大面积加地铺铜,并添加地孔来加强散热。
! q. ~  m4 ~4 g  r
  K& m; S* ]% H: c) ]大功率发热量大的器件的投影区内,在所有层不要走高速线和敏感信号线,大电流电源,如果其布线路径补觉长时,需要加强其布线通道来减少热损耗,已经添加有散热焊盘的发热器件,在散热焊盘上添加过孔来加强散热。! d9 a  x% Q8 v; }6 e& l  x, j6 R

% m( M  S5 D/ s5 }) S( `布线总结
% ]7 z/ I: S* T
4 e7 x$ v$ E7 S  \1 I4 \. S- XPCB布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分析处理能力,综合各方面需要取得较好的平衡。5 E  |) A- F8 ]' K

1 M' ?# K$ G  H% `; v0 WPCB设计不是神话,不是黑盒子,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所有合理的规范要求,背后都能找到真实的理论制程,平常工作中多想,多问,多学,这才是成为高手之路。
+ b9 e! H1 c3 L$ L" c
; C& w1 J& d' P7 Z2 R. A以上就是精科裕隆小编给你们介绍的PCB板布线有哪些基本原则和操作,希望大家看后有所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5-11-9 04:34 , Processed in 0.9116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