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CTV产品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9 P' r5 h/ s; e @" w0 c3 }
一、 CCTV产品的技术现状 . c# \- E0 W% P: J6 c$ E; t
CCTV的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前端的摄像采集部分、中端控制处理、传输到网络管理,各个部分都出现了数字化的产品。
4 u0 S' M! Q! N3 o. E( Q$ n, k前端:摄像机,目前出现了网络摄像机、数字摄像机、视频服务器等产品均为数字化产品,能作为一个独立的WORKSTATION在网络中工作。(WEB-CAM、视频服务器事实上不能完全定位于前端产品,因为它们都包含了部分中端产品的功能) ' b. \ i, D, X4 A$ L5 M1 l
中端:录像机,目前的各种类型的DVR设备,包括PC-BASED DVR和EMBEDDED DVR等产品,均以软件代替了画面分割、矩阵切换、视频压缩、录像检索等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存储、传输的数字化。 ' f, M& }8 i$ @/ ^+ r4 B
后端:后台综合管理软件。目前已有DVR及WEB-CAM的相关管理软件产品。并且出现了集成了多个系统(报警、监控、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网管型产品。 ! d+ @5 u9 l) l: x6 K
其中,DVR产品是一直是最近强势发展一个产品。它具备了某系统管理功能。但是,这些数字化代表的仅仅是某个部分或环节的数字化,它们未能考虑将整个CCTV系统完全数字化。因此,CCTV的数字化还是各自为阵,这必然为CCTV的发展带来障碍。
X8 `9 N, }, ~3 }' H L二、 CCTV的发展趋势
. y9 D2 W# Z/ V1 相关技术的发展为CCTV数字化提供了基础 ( a4 d$ n9 _: o3 j. T5 y- @
电信网络的宽带建设、新的压缩标准的制订、视频组播技术、流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监控产品的不断涌现,制约传输与存储的瓶颈都一一得到解决,这些都为CCTV的全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我们可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
5 N' s. A p* Z+ I1.1 电信宽带网的建设 % v2 J G' v M# J) T: D8 X" O& M
目前宽带业务成为中国相关电信运营商重点推介的业务之一。各大电信运营商者先后建立了自己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宽带网。它们包括FTTB(光纤到小区)、城域网、XDSL、CATV网甚至是电力线的宽带传输。它们可提供从56Kbps到100Mbps速率的接入服务,并且价格都相对合理,能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 $ X; U: Y# G' ~) {1 E! B1 g
1.2 视频技术的新标准 / M, ]+ o1 l4 b% U* d5 x3 M) }2 l
1998 年11月MPEG工作组发布的MPEG-IV标准为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行业的数字化带来了发展契机。它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这个标准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视像电子邮件等,对传输速率要求较低,在4800-64000bits/s之间,分辨率为176×144。MPEG-4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数据压缩,以求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MPEG-4的特点是其更适于交互AV服务以及远程监控。
d6 l% I6 X% g8 [' l2 o. k+ `( m2003年3月公布的H.264标准是由IEO/IEC与ITU-U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联手制订的。它的设计理念是面向网络的。所以,它的更低的码流、更低的带宽使它将为网络监控的实现带来契机。
1 J" J8 H% A3 P5 m1.3 产品的数字化趋势 - U# X9 Z, _; c1 |
CCTV的各个环节均有数字化的产品。这种趋势出现在整个CCTV产品线。
/ e6 d# k! I4 Y/ j$ M7 S# o0 g2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移动化的趋势
, R- n2 S: F9 _( |( W5 Q( g随着数字化产品价格的降低,数字化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很多终端用户都将采用这种技术。 $ X: W6 x2 {2 x7 k9 [
2.1 数字化 3 h0 O/ o0 W: t. T6 E- T8 D, ^
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是系统中信息流(包括视频、音频、控制等)从模拟状态转为数字状态,改变了“传统闭路电视系统是以摄像机成像技术为中心”的结构,根本上改变视频监控系统从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传输、系统控制等的方式和结构形式。信息流的数字化、编码压缩、开放式的协议,使视频监控系统与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系统中其它各子系统间实现无缝连接,并在统一的操作平台上实现管理和控制,这也是系统集成化的含义。 6 [9 A z" M6 u( x7 ?
2.2 网络化
# ?, ?# i( R; h- w6 l$ M9 y& E z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将意味着系统的结构将由集总式向集散式系统过渡,集散式系统采用多层分级的结构形式,具有微内核技术的实时多任务、多用户、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实现抢先任务调度算法的快速响应,组成集散式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系统设备的配置具有通用性强、开放性好、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人机界面友好以及系统安装、调试和维修简单化,系统运行互为热备份,容错可靠等功能。 ; z; H# l) P5 o" V. H
系统的网络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布控区域和设备扩展的地域和数量界限。系统网络化将使整个网络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以及任务和负载的共享,这也是系统集成的一个重要概念。
# n/ u6 f" y* t/ V: T2.3 智能化
4 m- B' _4 b% T) k+ [1 v采用计算机为控制中心,通过系统软件实现控制界面的可视化,控制环境的多媒体化,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视频切换、音频切换、镜头云台控制、报警输入、行动输出录像的智能化控制,进而达到对事件的分析、统计、处理,实现视频监控的智能管理。 前端一体化、视频数字化、监控网络化、系统集成化、管理智能化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而数字化是网络化的前提,网络化又是系统集成化的基础,所以,视频监控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智能化。 / `5 Y9 n$ J) f+ [2 I
2.4 集成和网络视频 5 M$ Q3 B* R D2 ~* h2 h6 y
一旦实现了向数字摄像机的转化,模拟闭路监控设备将会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降低 |
|